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新监管模式下融资租赁的转型之路”,确实融资租赁经过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融资租赁从原来很小的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到今天一个大的金融业态。在今天的形势下,我觉得应该是考虑下一步融资租赁,重新定位、重新设定转型之路。
   在回顾过去融资租赁发展的历程,我确实有一些心得,我在演讲之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天津融资租赁起步的发展历史,在十几年前,大概2006年的时候天津滨海新区成立,当时天津市的领导一直在考虑怎么样把天津的经济发展起来,因为当时京津冀的发展刚刚起步,当时整个金融环境其实也不是非常成熟,所以当时天津市的领导找了很多专家问,说天津的金融业特别是新型的金融业怎么走?

当时很多专家给了天津市领导的建议,其中就提到了天津要走新型金融的发展之路,为什么呢?因为这专家给天津市领导说,天津如果在传统金融、在银行、在保险、在信托不能跟北京比、不能跟上海比,但如果天津走一个新的路,比如新的金融模式有可能做起来,所以后来他们提的建议就是天津要发展融资租赁、保理、基金等,这些新型金融产品有可能把天津的经济发展起来。

所以,天津市从2006年以后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保理、基金,融资租赁在天津市的推动政策扶持下迅速起来,目前天津融资租赁整个产业规模达到一万多亿,两千多家租赁公司,包括渤海租赁、民生租赁、工银租赁以及大的金租在天津落户,融资租赁业给天津打造了全新的金融产业,整个租赁业对天津市GDP贡献已经超过了14%,所以这个贡献价值是非常大的。也就是一个思路,一个政策,把这个产业全新打造起来。今天我想还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回顾一下整个行业的情况。

第一个,我们看一下到目前为止整个行业,我们现在分成三大类,金融租赁、内资租赁、外资租赁。金租达到70家,去年到金租增长了1家,内资也是持平,还是外资稍微多一点,现在达到了1.2万多家,所以这个行业到目前为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型金融产业。

 第二个,从注册资本来看,外资租赁比例和规模是最大的,金租、内资租赁分别都是两千多亿,外资占了两万多亿。总的来看,外资租赁不仅数量增多,同时还保持一个比较大的增长。从去年今年,金租和内资,内资基本上没有动,看来是有一些压力,金租数量也有一些放缓。从业务规模上来说,金租还是占了一个很大的比例,虽然它数量少,但它规模还是比较大的。金租、内资租赁、外资租赁基本上差不多,三分天下。

第三个,从数据来看,整个增长到一个转型期,增长现在基本持平或者放缓。这说明了整个租赁业特别是去年新监管的政策出台以后,大家还是有一些观望的情绪,所以整个行业,从数据上来看确实是到了一个减速或者是放缓的状态。

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大家都特别关注下一步的监管的思路,我跟很多同行特别是天津的同行,我们反复的交流,下一步监管怎么管,可能从政府监管部门的角度有考虑,我们从行业的角度也有我们的想法。

全国融资租赁目前有1.2万多家租赁公司、几万亿的资产,怎么管,怎么才能管好,怎么才能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发展,这对于所有在座的同行都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现在有这么几个想法,还是要量体裁衣、差别化管理,避免“一刀切”,因为确实太大了,一万多家企业,地区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不能一刀切,要量身订作。

我们提几个建议,租赁业分类监管,给予有瑕疵的企业一定宽限期、灵活制动、积极引导、限期整改,按照资产规模、按照内外资分类、按照企业属性来区别对待。

从资产规模分类:两千亿的租赁公司和两个亿的租赁公司就不可能一样做,因为确实体量差别太大了,我觉得可以先从规模上划一个档次,两千亿的、一千亿、五百亿、三百亿、一百亿、五十亿、十亿、一亿,按照规模基本分出来,两千亿以上你不管,一千亿以上肯定没有问题,三五亿的你们来看一下。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到了五百亿、千亿以上的公司,他们确实已经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否则管理不了这么大的规模。

从内外资分类:金融租赁从开始的时候银监会就管得很紧,其实我们不用担心;内资公司两百多家,绝大部分是大的央企、国企,他们能够成立内资,他们股东方的实力和监管能力也肯定是到位的;外资部分可能差距会大一点,所以在这类别上我们应该先区别,而且要有一个时间段。
从企业属性分类: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12027家,有相当大比例的公司现在是处在失联状态,空壳公司,没有人,没有业务、没有资金,甚至连人也找不着了,这确实有,很多是倒壳卖壳,有这种情况,特别是在中小外资公司里。在这个方面,我们想有瑕疵不用怕,我们去整理、去监管、我们去引导、我们去整改,给一个时间、给一个标准、给一个界定。

举个例子:1、宽限期的界定:一年不经营可以,你第一年注册,你要找业务、建团队。两年不经营,就要问为什么。三年不经营,你这公司是不是要关掉。你不能说一个公司注册三年了,人没有、业务也没有,这肯定是有问题。

2、空壳公司的界定:租赁公司没有资金,可以不做业务,但可以做咨询,这也是做业务。空壳公司,人在不在、业务在没在、地址有没有、资金到没到,如果长期都没有那肯定是空壳,肯定要清理。
3、经营行为上的界定:融资租赁不一定要做租赁,可以做租赁的服务、也可以做中介,只要在租赁大圈内做业务,可以界定是在做业务。所以,在监管的标准下,我觉得还是要细分一下。

总的想法,对于租赁我们应该还是扶持、引导,量体裁衣,鼓励行业发展,有效的、有区别的去整顿和清理,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

谈了很多监管,但实际上大家都在探讨这个租赁业下一步怎么走,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在大的经济背景下,我们到底怎么走?我们看一下目前租赁公司处在转型的压力来自哪些方面,首先,到目前为止三个方面的压力:

第一,我们传统的业务模式:手续费+息差。大的租赁公司基本上这个模式为主,类似银行的,手续费+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

第二,同质化市场,目标客户定位同质化严重。因为现在一说租赁就是飞机、船舶、基础设施、医疗大健康等,但是真正你想做飞机就会发现,一架飞机三到五亿,你要一架飞机,人家不认你,你要做十架飞机要几十亿,已经有很多大租赁公司在做。以我做飞机租赁这么长时间,我认为已经是红海了。在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里头部、中型租赁公司都在做飞机租赁,中国租赁占全球飞机租赁公司前五位,里头有三位都是中国的租赁公司。竞争压力非常大,压价、杀价,实际在客户差异化上并没有区分。

另外是在融资手段,资金的问题上,绝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虽然成立了,但是很难融资,很难找到资金,因为你的客户、你的标的物以及你股东的背景,银行不能信任你,不一定能给你融资。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客户但找不到钱,即使找到了资金,资金成本也很高。如果按照传统的经营模式,融资租赁拼的是资金的规模、资金的成本。即使说你有资金,但是资金成本不够低也很难拿到客户,如果资金压得太低,你不能盈利。

第三、资金流通壁垒融资手段偏少。在整个大的背景下,无论是监管部门要求租赁公司转型,租赁公司也必须转型,如果不转型,你的盈利模式维持不了,你的客户未来开发难度非常大,资金你也解决不了,那你自然被淘汰了,所以现在确实到了一个转型升级和创新的阶段。我不说监管部门将来要关你、查你,而是你自己不找到一个转型发展之路,你就发展不下去、生存不下去。

转型之路有很多,当然我这儿只是一个抛砖引玉了。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以客户为中心式发展方向。必须要知道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的客户是谁,你为谁做租赁,比如我什么都做,租赁公司一上来,我的战略目标,飞机、船舶、基础设施、新型产业等,你必须明白自身的优势在哪里,你股东的背景在哪里,你自身行业的优势在哪里,你有什么样的能力去开拓这个行业的业务,而且一旦你进入这个行业,你能不能持续做大做强?我有时候看很多租赁公司的时候,聊的时候说我做六个行业、十个行业,每个行业做三、五个亿,如果是这样的话,二十家租赁公司跟你做一样,最后杀价,谁都做不了。所以在行业问题上要想清楚,而且持久在这行业继续做强做大。

第二,围绕资产管理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未来的租赁公司是资产管理,从融资到租赁到资产交易、资产管理、资产服务,它是一条链的。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一旦租赁物发生风险。现在跟很多租赁公司聊起来,飞机航空公司破产了,怎么处理?你去拿飞机回来,怎么拿回来?这些项目租给谁?如果那航空公司破产了,你要把飞机拿回来再租金下一个航空公司要花几千万,为什么?比如那个飞机是某个国家的航空公司,你拿回来要租给中国,中国说这里头的设备标准跟中国不一样,要换,一换就三百万美金,然后所有东西全改变,没有三百万美金根本弄不完,这就是风险,你有没有能力处置?所以租赁公司必须建立自己的专业化团队,必须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和处置能力。没有这个,你一旦出问题就很麻烦。

这些方面只是一个话题,刚才肖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肖耿)也提到了,未来深圳和大湾区的转型,我在也再补充一下我的想法。今天深圳作为国家示范城市,应该说可以列为到国家战略最高层面。融资租赁,可以想我们过去十几年在天津、在广州包括深圳的发展确实我觉得下一步深圳大湾区的融资租赁,我们可以重新来考虑,特别是我觉得可以考虑从大湾区产业优势、大湾区金融优势以及国家对深圳和大湾区的定位角度来重新设定我们租赁业特别是深圳大湾区租赁业的发展模式。我提几个思路:

第一是跨境,深圳优势是未来的开放,香港、大湾区资金的优势。刚才我们讲融资难,但是我认为深圳这块不缺资金,应该融资不难,银行也有钱,个人也有钱,机构都有钱,资金的问题,我认为在大湾区不是一个问题。下一步就是我们业务的问题,业务的问题,其实我认为我们未来租赁的模式在大湾区里,我们可以用一个全新的模式。

举个例子:深圳大新兴产业无人机、机器人,我们要做,做无人机最大的产业基地,机器人最大的产业基地。假如,我有一个朋友在深圳曾经开一个机器人餐厅,他要开十家,这个机器人,我们可以给他做租赁,对不对?而且这种租赁一旦起来以后,它会从采购、租赁到未来销售,它能够在深圳开,也可以在上海、北京开,这个产业是不是就可以带动起来?无人机现在从大疆开始到深圳整个无人机产业,已经形成了中国最大的一个无人机产业。现在无人机,大疆拿来玩,但未来要进入到工业无人机,工业无人机进入到快递、救护、消防,这些无人机将来是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无人机执行专业化的任务。比如消防,我有一个朋友做这个,我就给公安消防配无人机,五十万一架,带着消防水炮上去,深圳公安局配五十架、一百架,这也是一个新的方向。我想这些方面其实是我们深圳最大的优势,我总结是产业优势、金融优势再加上和租赁的结合,我想租赁业在深圳未来一定会做大,而且会做得很大很大。我想了,再加上跨境。

第二个“一带一路”,刚才肖教授说的,“一带一路”其实最后是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的开放,我认为这一点是“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那么能不能通过我们融资租赁的方法把深圳、大湾区的产业通过租赁的方式带出去?今后“一带一路”国家,你们买深圳的电动车、无人机、机器人可以做直接租赁,深圳设一个租赁产业基金,就把这些产品直接出到“一带一路”的国家,有国家担保最好,这样产业、金融、租赁跨境全部都拉动起来。

 我觉得今天的租赁,我们是一个新的租赁,为什么是新的租赁?因为我们的时间、地点、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前的租赁,说实话,是为了解决包括企业、政府融资,我们现在是创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融资租赁的创新和转型之路,我觉得应该还有更多更大的机会,而且我认为大湾区在深圳这个机会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也希望我们所有在座的同行在这个时候全体一起努力把这个新的融资租赁做得更大更好。

我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