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至今已经28年,到现在还处于幼稚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融资租赁缺乏最原始、最基本的认识 。导致租赁公司的经营定位、业务的规范操作、行业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业内政策的正确呼吁,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基本概念说起,特撰写系列文章,与业内同仁共同磋商。

    纵观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大多数租赁公司没有自己明确的经营定位。有些企业虽然有,但定位的不一定科学、准确、到位。面对金融海啸,融资租赁业不但没有发挥促进投资、带动消费、增加就业、扩大税源的拉动内需的作用,反而陷于自我迷茫的状态,不知道如何是发展出路,甚至开始怀疑融资租赁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融资租赁是高收益,低风险的产业,如果把公司定位一个低收益、低风险的产业,显然不对。定位于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更是错误。融资租赁是知识经济,服务贸易。租赁公司从事的业务应该是中间的服务业务,而不应是承担主要风险的投资业务。租赁公司应该定位在帮人销售、代人采购、替人评审租赁项目,控制并管理租赁资产。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面对金融海啸带来的政府放开贷款限制,融资租赁只能在夹缝里寻找银行信贷遗漏下来的点滴“残羹剩饭”。

    融资租赁陷入停滞状态,问题主要出在行业对融资租赁的科学认识上。目前大部分租赁公司把自己定位在准银行信贷的角色,放弃了服务和贸易两方面的主要收益,紧盯着银行主动授信的企业不放,看人家如何激烈竞争自己无从下手。因此而迷茫是不可避免的。

    都说融资租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自我认识问题。融资租赁为何物,利润增长点在何方,如何才能使公司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果认识正确了,很快就能走出“困境”,否则就永远摆脱不了自我束缚,抱怨社会的局面。

    什么是融资租赁业科学的发展观,首先要对融资租赁有正确的认识。社会上大多数企业把融资租赁当作一种融资的手段,租赁公司为了迎合他们的需要也尽量把融资租赁做成贷款,放弃了租赁给企业带来的好处,钻进银行本来就竞争非常激烈的大型国企、央企信贷的竞争队伍,却缺少银行信贷的竞争力而无所是从。做的好,低风险、低收益,做不好,高风险、低收益(大型国企、央企不都是优质企业,很多也有名无实。尤其是面对金融海啸,谁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小企业受到损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寄宿生存的大型国企央企出了问题)。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对大型国企、央企的信贷呢?主要原因源自不需要承担责任。不管他们经营好坏,都寄希望于政府的救助和支持。因此出现问题不会影响项目经办人的车子、票子、房子和地位。与其说是贷款,不如说是拨款。根本不需要项目评审,不需要结构设计,不需要担心在市场上融资。这些都是计划经济的遗风,根本不适合融资租赁这样急需市场经济环境下才能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为此我们看到除了贷款似的出售回租外,就不会做融资租赁;错位地呼吁增值税的问题,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让税务部门教训:要呼吁政策前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然后再呼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我国目前唯一一部涉及到融资租赁的专业大法。虽然该法解决了融资租赁中许多司法问题,但因当时对租赁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租赁公司相当于银行的观念上,其法律涉及面只涉及“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租赁合同、购货合同、出租人、承租人、出卖人)。真正产业链上的关键一方:出资人却没有涉及。

    大家都把融资租赁公司等同于银行,把租赁业务等同于信贷。当信贷过剩是租赁公司自然无事可做。信贷不做的企业,租赁公司也不做。信贷员寻找不需要负责任的项目,租赁公司业务员也和他们的目标一样。租赁公司如此定位自然项目不多。09年马上就要过半,但行业整体应用规模显然离去年被夸大的1500亿相差甚远,离年初3500亿的设想更是遥不可及。

    要想翻身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融资租赁的业务技能,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在控制风险中提高收益,寻找项目的信用点,整合信用不足,但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真正发挥中小企业投融资主渠道的作用。这就需要对融资租赁人才的选择、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尤其是在技术方面的拓展训练上更要努力练兵。

    我们要正确认识融资租赁中的“融资”。融资租赁交易中需要融资的是租赁公司,而不是承租人。为了避免风险,采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特征,降低了对承租人信用的过度要求,成为中小企业投融资的主渠道。因为不仅拥有债权还拥有物权,因此不仅获得金融收益,还可获得贸易收益、服务收益和管理收益。

    反观我们租赁公司,大都做着出售回租的唯一能让承租人得到资金的业务模式,把中间业务做成负债业务,投资业务。项目收益归承租人,租赁风险由租赁公司自己扛。历史的错误总在不断地重演,出售回租这样“雪中送炭”挽救承租企业信用危机的非主流业务,定位成主流业务来做。难怪行业在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发挥不出作用,不该发生作用的地方也无处发挥作用,行业整体陷入停滞状态,融资租赁经历了28个年头还处于幼稚阶段总也长不大。

    虽然我们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许多困难都是我们自我封闭、自我矮化、放弃利润追求、缺乏服务技能的结果。有些租赁公司认识到这个问题,迅速转变观念,改变了评审体系,提高人才技能的培训,租赁额也随之大幅增加。这充分说明千难万难,改变观念最难,千好万好,掌握租赁的基本技能最好。在大浪淘沙的金融海啸面前,流去的是沙子,留下的是金子。谁能率先转变观念,谁就能率先走出困境成为强者。现在有一些租赁公司的口号是做大、做强。如果经营理念正确,要做到这点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