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CNFIN.COM / XINHUA08.COM)--作为国内金融创新重要阵地,融资租赁业务近年来迅猛发展,其中天津、上海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记者了解到,凭借自贸区政策优势,当前上海融资租赁业务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对天津形成赶超态势。专家建议,天津宜从提升目标定位、打造东疆特色、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加快创新脚步,应对追逼态势。
——天津融资租赁优势面临上海赶超
中国融资租赁企业协会统计显示,融资租赁前10强、前50强的企业中,天津企业数量、注册资金略大于上海,但上海融资租赁企业实力较强,总体实力正在赶超天津。
2013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强力推动了上海融资租赁业务“井喷式”发展,企业数量从187家增长至近期的360多家,增长了近一倍。对比全国看,今年前八个月上海市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同比增长68.4%,增速超过全国总体水平的两倍,且新增企业类型绝大部分为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几乎占全国新增量的一半。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天津在融资租赁业务创新方面先后推出保税租赁、境外资产包转让租赁、飞机发动机租赁、离岸租赁、出口租赁等多种模式,创造了多个国内租赁行业“第一单”。特别是东疆港率先探索飞机船舶融资租赁业务,并将港区政策优势与单项目公司(SPV)运作结合,探索出飞机船舶租赁的“东疆模式”。
上海借鉴和复制了天津经验,并将天津创新转化为自身特色和优势。以SPV为例,上海自贸区允许和支持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项目子公司,并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融资租赁公司成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但相比之下,天津目前享有的政策是,仅允许金融租赁公司设立SPV,并有最低注册资本门槛。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周立群说,凭借这一优势,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母公司和SPV项目子公司从2012年的66家,增加至2014年5月的406家,累计注册资本超过286亿元,并在飞机、船舶及海洋钻井等大型设备方面创造了诸多“第一单”,其中包括2014年10月成立的太平石化金融租赁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由大型国有金融保险集团(太平保险集团)与特大型实业集团(中石化)共同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
——自贸区助力上海融资租赁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凭借自贸区优势,上海围绕准入门槛、经营范围、资金流通、财税支持等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和创新举措,吸引了大量融资租赁企业落地发展。
一是简化行政审批。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研究员张琳介绍说,目前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负责审批3亿美金以下注册资本的外资融资租赁公司,若手续齐全,5个工作日内可完成审批手续。此外,上海自贸区已经取消了对融资租赁企业的对外债权业务审批、对外担保审批。
二是拓宽业务范围。与境内区外的融资租赁公司相比,上海自贸区内公司的业务范围更广,可开展全流向的租赁业务,包括两头在内的境内租赁、两头在外的境外租赁以及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进出口租赁业务。同时,融资租赁公司可兼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商业保理业务。而天津滨海新区虽有商业保理试点,但仅限专业的商业保理公司运营。
三是便捷资金流动。多家融资租赁企业反映,目前自贸区内资金流动更加便捷高效,比如自贸区允许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境内融资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外商融资租赁企业的外汇资本金实行意愿结汇,结汇资金放在人民币专用账户;对外融资租赁业务不受现行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额度限制;公司可开立跨境人民币专户,向境外借取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借款额度采取余额制管理;支持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国内、国际外汇主账户等本外币资金池业务。
四是加大财税支持。目前在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公司或金融租赁公司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自租赁公司及其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
——宜进一步加快融资租赁创新脚步
对天津而言,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竞争压力陡增,除了上海市,深圳、青岛等城市今年也在加大融资租赁的试点。专家认为,天津急需从多方面加快创新试点,应对追逼态势。
一方面,天津宜提升融资租赁业务的目标定位,实施融资租赁创新示范区战略。从业务规模上看,2013年天津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5750亿元,占全国27.4%,其55.4%的增速也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规模优势确立后,天津宜立足自身地位及发展前景,提升天津融资租赁的功能定位,以国际融资创新示范区为目标,规划和推动融资租赁聚集、信息交流、政策示范、租赁人才培养和法规体系的完善。
另一方面,宜紧跟行业潮流,放大优势,打造天津东疆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挥现代制造业优势,将租赁与现代制造对接,二是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保持飞机融资租赁领先地位,三是把握行业发展新取向,抢占新兴市场,包括医疗设备、高档消费等新领域延伸。
此外,还需创新和完善营商环境和便利化融资租赁政策体系。周立群建议,天津要进一步加大对融资租赁业务的财税支持力度,并改善政府服务水平。
“天津与上海自贸区政策重合部分主要是财税支持,在其他政策暂未出台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大力度的财税支持仍是吸引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手段。同时,天津应完善相关措施条例,如降低企业进入门槛、简化审批、为企业经营活动扫除制度障碍,以更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为融资租赁发展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周立群说。
在拓宽业务范围方面,专家认为,天津在内资和国际商业保理方面起步早且积累了一些经验,应探索并争取在津运营的融资租赁公司也可拥有兼营商业保理业务的资格,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创新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