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举行。市长黄奇帆在会上指出,要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新趋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着力抓好集群发展,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努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在听取市经信委的工作报告,以及永川、梁平、长安汽车、药友制药等单位的交流发言后,黄奇帆说,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重庆经济仍然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势头,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效益结构、投资结构全面向好,全市工业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2.6%,有力拉动了全市经济发展,更难得的是,全市工业实现“五个结构”向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电子、汽车两大支柱产业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60%,其他产业也不断壮大,两轮驱动多点支撑格局效应彰显;投资结构持续向好,工业投资突破400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3,其中绝大部分投向市场前景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工业新增投资主要布局在全市未来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园区产出占到全市工业产出的76%;效益结构持续向好,全市工业资本回报率居全国前列,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开放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2700亿元,占全市出口交货值70%,工业经济外向度接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总结全市工业经济取得的成绩,有几条值得复制推广的经验:一是走集群发展道路,包括上中下游产业链集群发展、同类产品同类企业集聚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方式;二是抓好大产业集群需要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包括解决好进项物流、出项物流、保税平台和劳动力服务等;三是搭建好联接世界的便捷物流通道,形成了铁路、机场、港口三个枢纽、三个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结合的“三合一”开放平台。 黄奇帆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重庆工业发展中还存在部分传统行业运行比较困难、产业集群效应还需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全市信息化发展能力不足、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新的一年,要抓好工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工业经济发展新趋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一要继续抓好电子、汽车两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其重要支撑作用,未来几年两大支柱产业集群还有较大发展潜力;二要下大力气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们是未来全市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重庆经济新的增长点;三要着力抓好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既要抓好技术改造,也要不断完善产业链,走集群发展道路;四要大力抓好生产性服务业,让第三产业更好地为工业服务,大企业集团要积极组建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五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通过改革开放创新来调整生产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新的发展动力;六要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翁杰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