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以来,海盐县积极开展融资租赁试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海联锯业、意欧斯、阿尔法化工等十多家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加快企业发展,融资租赁总额超1亿元。半年来,海盐县在试点过程中通过夯实基础、编织网络、搭建桥梁等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融资租赁主要适用于那些想购买价格高昂的设备,而在当下又无力全额支付货款的企业。企业通过申请融资租赁,由租赁公司按企业要求向设备生产企业购买设备,支付全部价款,然后交企业使用,企业按时分期向租赁公司支付租赁费用,直到付清全部租赁费用,再由租赁公司将设备产权交付企业。企业还可以在自行购买设备后,进行售后回租赁,获得资金。过去,海盐企业普遍对融资租赁了解不够。

海联锯业有限公司在海盐企业中率先“吃螃蟹”,运用了融资租赁方式。几年前,海联锯业的销售额还不到2000万元,而2015年销售额预计将突破亿元。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融资租赁的帮助。

此前,海联锯业结合厂房迁建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专业加工机床。由于银行贷款额度已经用足,而企业又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企业的配套资金告急。这时,海盐县经信局及时衔接上海某租赁公司,海联锯业以售后回租赁的方式,将设备出售给了上海的租赁公司,盘活了公司的资产,使企业在保留原资产使用权的前提下,获得了所需资金。

为推广融资租赁方式,帮助企业提升设备水平,解决融资难问题,海盐县经信局等部门积极向企业宣传融资租赁方式。该局以各镇(街道)经济建设服务中心为站点,设立融资租赁服务点,选聘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有融资租赁需求的企业与租赁公司对接,并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辖区内融资租赁情况。同时,建立融资租赁业务季报制度。借助大众传播媒体进行“融资租赁试点工作和业务模式”等宣传,让企业对融资租赁有进一步的认识。

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帮企业算了一笔账,针对部分生产、加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从融资额度、融资期限、还款方式、税收优惠等八个方面进行对比,选择融资租赁方式,明显优于银行贷款方式。

海盐县相关部门还对全县范围内有意向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得设备或资金的企业,开展摸底调查,掌握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不断完善,以便于推广这一新的融资渠道。

对一批有融资租赁意愿的企业,相关部门及时赴企业进行现场宣传服务,并主动联系租赁公司开展业务联系,多家企业与租赁公司的业务合作,现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最近就有创能新能源与某县外租赁公司签订了300万元的租赁协议。

调研结果显示,海盐县目前已有超过20家的企业希望运用融资租赁方式,意向租赁金额近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