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启动用户之后,已经跻身飞机租赁资产世界前十的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租赁”)近期在另一国产大飞机ARJ21项目上又现大手笔。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工银租赁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签署了《ARJ21-700飞机购机意向协议》。相关协议签署后,工银租赁将以75架的国产飞机签约数量成为中国国产商用飞机的最大启动用户。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此举是工银租赁支持国产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并走出国门的有益尝试,亦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举措。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最具创新力的租赁公司,工银租赁在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金融租赁业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急先锋”。

   欲与飞机制造商 构建战略联盟

   据了解,工商银行和中国商飞早在2009年就已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工商银行的全资子公司,工银租赁是工商银行实施多元化,综合化经营的主要载体。作为国产民机的最大启动用户,工银租赁将与中国商飞公司打造金融和制造业的强强联合。未来双方的合作范围将从先前的飞机采购领域拓展到飞机市场调研、全球销售协作、金融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解决和售后服务支持等多个领域。

   在合作方式方面,工银租赁可与中国商飞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建立营销体系,为国产飞机开拓海外市场提供飞机融资方案,参与研制适合租赁的飞机产品构型,共同挖掘当地政府在发展国产民机产业的政策、资金和市场方面的有利资源并使之转化为国产飞机的营销优势。此战略联盟的形成是金融助推国产高端装备走出去的有益尝试,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举措。

   中国商飞已于2014年12月30日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的ARJ21-700飞机型号合格证,这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喷气支线客机获得自己的型号认定。今年1月27日至28日,ARJ21-700飞机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获CAAC和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联合批准。

   ARJ21(Advanced Regional Jet for 21st Century)飞机是中国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短航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主要用于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

   工银租赁航空金融事业部主管、董事总经理姜波指出,此次工银租赁与中国商飞ARJ21飞机完成签约,双方将就未来中国国产民机如何在中国国内以及全球市场进行营销、金融租赁业如何支持实体经济、以及金融租赁业如何支持中国航空业发展壮大并“走出去”等方面进行实践与突破。

   工银租赁与中国商飞的合作由来已久。自中国商飞成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2011年10月19日,工银租赁与中国商飞签署了45架C919飞机的采购协议,成为C919项目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启动用户。

   随着国产ARJ21飞机交付期的临近,为了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关系,推动国产飞机“走出去”,工银租赁与中国商飞已于2014年6月11日成立了国产商用飞机联合工作组。

   据了解,该联合工作组的主要职能有三方面。首先,联合工作组对中国商飞旗下的ARJ21和C919飞机的潜在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划定重点地区和国家开展联合营销。

   “工银租赁航空金融事业部设立专职的国产飞机营销岗位,详细分析国产飞机的发展走势及未来市场前景,针对此次签约的ARJ21飞机及全球支线飞机市场进行充分研究。”姜波表示,“我们与中国商飞会有定期沟通,了解飞机制造进展情况,同时与中国商飞的营销团队分享市场信息,初期共同对东南亚市场、非洲市场等进行联合营销。”

   其次,联合工作组利用双方各自优势,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据了解,目前工银租赁航空租赁业务的客户群三分之二分布在海外,飞机租赁资产超过50%分布海外,工银租赁已经成为国产飞机“走出去”战略重要载体之一以及国产飞机出口海外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工银租赁飞机租赁业务近年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对于我们支持国产飞机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合作基础和平台。”姜波说。

   此外,利用工行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境内外机构,工银租赁可为国内外航空制造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和金融解决方案。

   再次,联合工作组将建立飞机销售、融资、售后服务保障等全产业链服务机制,并在重点区域合作建立培训中心、备件中心、维修中心等。

   “我们会主动了解未来要布局市场的客户情况,了解其机队组成状况、未来机队需求和规划,根据客户的具体航空公司情况制定具体营销策略,提供具体产品和服务。国产飞机的营销亦是如此。同时,我们会把最真实市场信息和客户要求反馈给国产飞机制造商,协助、督促飞机制造商不断去改进产品本身的质量,共同开发市场。”姜波表示。

   金融租赁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鼓励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及合作层次,国产飞机走出国门面向市场成为中国航空工业面临的新课题。

   而国产飞机产业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家支持的基础上,金融业对产业发展进行支持尤其关键。类似飞机制造等产业投入大、研发周期较长,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金融租赁业既可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又能够发挥促进销售的作用,帮助飞机制造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近年来中国民航运输发展非常快,运力快速提升,对支线机、干线窄体机和宽体机都有大量的需求。从中国工商银行管理层到工银租赁管理层,对于金融租赁业支持国产航空工业发展寄予厚望并给予全力的支持。”姜波表示。

   自2007年11月28日成立以来,经过7年多的发展,工银租赁已成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最具创新能力的金融租赁公司,特别是在航空租赁业务领域,截至2014年12月,工银租赁拥有和管理的飞机超过420架,其中已交付运营的商用飞机达到213架,飞机资产总额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具备了与国际主流飞机租赁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成为国际航空租赁市场一支重要的新军。

   “当前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飞机租赁领域,这对开展飞机租赁业务的从业者而言,比拼的不仅仅是谁有更强实力和更雄厚的资本,而且是谁最有创新能力和更强的盈利能力。”姜波认为。

   据了解,2014年工银租赁航空租赁业务重新调整了业务板块,建立了适应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业务开展的六大业务板块,从整体上全面支持航空租赁业务开展。

   实际上,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结最紧密的融资融物渠道,7年多来工银租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引导,进一步深化对国家的大飞机战略、新兴产业战略、城镇化战略等的扶持作用。
   以航空租赁业务为例,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公司飞机租赁业务为境外租赁公司垄断。2009年底,工银租赁与南航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完成了中国第一单保税租赁,创立了“中国税务租赁模式”,打破了国外租赁公司在我国飞机租赁市场的垄断地位,推动了国内航空租赁市场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航空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而且金融租赁在支持国产大飞机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已经发挥巨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航空业的自主权。

   2011年10月,工银租赁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签署45架C919大型客机订单协议,成为C919大型客机单一最大启动用户。同时,工银租赁积极为中国制造企业充当探路者和先锋,支持国内高端制造业“走出去”。2012年12月首次将中国天津空客总装线总装的A320飞机出口海外,租赁给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微博]公司运营,实现中国总装大飞机首次出口,有力促进了民族航空制造业发展壮大。

   此外,近年来工银租赁配合国家战略,拓展东欧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工银租赁率先与新兴市场国家开展跨境飞机租赁业务,与匈牙利威兹航空、巴西航空、老挝航空以及亚洲航空等新兴市场航空公司开展项目,助力我国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从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