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
  船舶工业是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市船舶工业总量占到全省的80%、全国的10%以上。
  2014年,全市船舶工业实现产值838亿元,同比增长11.9%;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分别占到全国份额的11.9%、10.9%和12.6%。其中,海工装备产值56亿元,手持订单超100亿元。
  行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产能过剩、船东预付款比例下降、融资难等问题。“船企希望通过融资租赁获取资金支持,改善融资结构,提升接单能力。 ”市经信委副主任史伟忠说。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要求,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而承租人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业务活动。因其受金融环境、政策影响波动小,资金使用周期长,企业资金使用成本低等优势,正日益成为扩大资金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
  史伟忠认为,船舶行业经过8年的长期调整,目前已经处于行业调整周期的底部和末期,未来发展前景值得看好。同时,国家实施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重大战略,对海洋装备需求将大幅提升。现阶段是布局舟山船舶产业融资租赁业务的最佳时机。“船舶和海工融资租赁是国际通行的船舶行业融资模式之一,在船舶和海工融资总量中占比可达15%~30%,船舶和海工产品作为高技术、高价值的大型装备,是理想的融资租赁标的物。 ”他建议,上海的融资租赁企业可优先选择“白名单”船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或者为“白名单”船企的船东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作为全国远洋渔业发展的起步区和示范区,我市现已形成远洋渔船450艘、年产量40万吨、产值100亿元的发展规模,产量占到全国的22%。其中,远洋鱿钓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眼下,我市正加快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力争通过3年基础培育期和3年稳定发展期,到2020年形成远洋捕捞、水产加工、贸易和服务业3个100亿元的产业规模。“远洋渔船更新、配套冷藏运输船建设,远洋公共服务码头等基础设施,远洋水产品冷链打造等项目,都是融资租赁的良好对象。 ”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刘舜斌说。
  由上实集团控股的上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首批获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注册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企业。在当天的说明会上,该企业副总裁张炯对我市的融资租赁政策和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远洋渔业和造船业是舟山发展的核心产业,未来随着远洋渔业国家战略的推进和新能源的普及,全电、电推的船舶,以及LNG输运船队需求量将大增,这些都是融资租赁可以推进的方面。”张炯说,航运金融一直是融资租赁业务布局的重点,虽然在近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波折,但未来国家对航运金融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航运金融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他表示,争取尽快到舟山开展业务。
  综保区为融资租赁
  筑“良巢”造“跳板”
  俗话说,巢好凤来栖,花香蝶自来。要吸引外市融资租赁企业来新区展业,舟山有什么优势?
  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洋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以海洋产业为主题的集聚区。其中,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是新区建设国际物流岛的核心载体,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企业在综保区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具有成本低、结算便利、监管灵活、海运快捷等优势。
  根据我国相关税收政策,境内航空、航运公司向注册在保税区内的金融租赁项目公司租赁飞机、船舶时,可以视同跨境租赁,可享有直接跨境租赁较低的关税和增值税;综保区内设立的融资租赁企业,能以美元或者人民币结算,有效避免汇兑损失;综保区对进口设备实行“免证、免税、保税”政策,融资租赁企业可更加便捷地购买到承租方所需的包括许可证管理在内的各类设备。租赁期结束后,进口设备可续租,也可退运至综保区,然后销往国外或再租赁给国外用户。
  目前,综保区配套建设有2座3万吨件杂货码头和2座5万吨集装箱码头,已开通至日本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以及日韩、欧美、东南亚外贸内支线,对接世界主要港口。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快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运用融资租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促进我市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引进和设立各类融资租赁公司,进一步明确相关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运用融资租赁,支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和融资租赁业务创新发展。《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产业发展意见》则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更具有政策的可操作性。“比如,详细说明了综保区重点支持的融资租赁项目以及综保区的产业导向,新增了进口大型设备的定义及进口飞机增值税优惠政策条款等。”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贝璐国说。
  企业期盼更多业务创新
  浙江东邦修造船有限公司今年订单爆满,但在生产过程中,资金压力依然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出现后,虽然帮助企业改善了贷款结构,但无法全面满足发展需求。 ”该公司财务总监翟文宏举例说,目前,本地融资租赁企业主要做设备融资,码头、船坞等基本不在融资租赁标的物范围内,而这些恰恰都是最耗费资金的。“部分设备融资租赁的期限只有三年,这对企业来说,每年的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压力,其实也很大。”他说,如果租赁期限可以拉长一些,那么企业只需多付一些利息,本金压力就会减小,也就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可以投入生产。
  除此之外,他也提出,本地的融资租赁企业,是否可以尝试类似于银行的操作方式,比如,融资额度滚动累加。“每一年偿还本金后,融资租赁企业将偿还的这部分资金,在第二年新增给你,这样对客户来说,融资额度变大,融资方式也更加灵活。”他说。
  客户的需求,也是融资租赁企业关心的焦点。目前,在我市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均为外商投资)有3家,其中浙江海洋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唯一一家运营的企业,去年市场投放额达15亿元,单体业务量在全省位居前列。据介绍,2013年该公司的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不到0.5%,远远低于国内约5%的渗透水平,与欧美市场普遍在20%左右的渗透率,更是相差悬殊。且目前公司的业务量,远远无法满足舟山本地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无论从自身经济增速考量,还是国际横向比较,融资租赁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的需求,我们在考虑,但过分扩张,也有风险。”该企业总经理黄永尧告诉记者,今年企业的业务目标是20亿元,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企业,公司将推出一些创新举措,如在建船舶融资租赁、跨境船舶融资、远洋捕捞船租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