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具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是集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是现代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2013年以来,我市融资租赁业迅速发展,目前青岛已有融资租赁企业39家,占全省总数的1/3强,注册资本8.5亿元,全市融资租赁资产规模35亿元,融资额达到了28亿元。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企业融资,实现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市融资租赁业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经济及金融发展的需要 我市融资租赁业的兴起及发展,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所需。在经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金供应渠道,青岛市正在努力打造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租赁业提供了广泛的发展前景;我市是一个装备制造、汽车、造船等产业较发达的城市,具有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优势,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租赁业提供了良好时机。今年1月底,青岛市融资租赁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全市融资租赁业已经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促进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融资租赁是连接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纽带,与设备制造业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通过产融结合对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融资租赁业采用厂商直租和售后回租两种方式,可以使一批达不到银行信贷条件,但需要设备融资的中小型企业达到目的,弥补银行融资方式的不足。目前我市融资租赁业主要集中在设备、车辆、船舶等行业,在我市打造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中,无论是对产业链条的上游设备制造业,还是下游厂商,融资租赁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 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融资租赁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有效渠道,为支持小微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实施融资,青岛市人民政府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政发〔2012〕7号)、《贯彻落实国发〔2012〕14号文件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2〕46号),明确了“对通过融资租赁渠道融资的小微企业,按不超过实际融资额的2%给予补助”的政策,对这个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予以支持,支持该行业做大做强,促进融资租赁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