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模式作为缓解地方债务风险与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多个层面被寄予厚望。2014 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广PPP 模式,随着财政部于2014年11月公布第一批30个示范项目(总投资1800亿元),新一轮PPP大潮正式开启。

  而在环保领域,以政府采购服务为核心的PPP整体解决方案模式与正在或即将实施的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计划将引领的由总量减排走向质量改善的趋势相契合。政策加码与环保需求合力之下,环保PPP项目大量涌现。在5月25日发改委上线的PPP项目库中,环保类PPP项目数量最多,总计能达到370个,数量上占比达到35%。然而,环保PPP项目的总投资额却仅占项目库总投资额的8.5%。

  环保PPP项目中水务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项目,是我国PPP实践经验积累较多的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操作得都比较熟练,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亟待模式创新。

  此外,环保PPP也对环保企业技术、资金、管理及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资本助力下的行业加速并购整合和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市场资源逐步向“平台”和“接口”集中。

  此轮PPP 大潮中,能够真正整合资源、找到与项目周期匹配的长期资本、具有强技术实力(工程能力或运营能力)的企业有望斩获大单。当然,我国环保市场的地域属性也使得一些区域型公司在获取当地PPP项目时或具备一定优势,阶段性订单及业绩弹性亦值得期待。

  重点提示

  5月25日发改委上线的PPP项目库中,环保类PPP项目数量最多,总计能达到370个,数量上占比达到35%。但总投资额在1700亿元左右,仅占项目库总投资额的8.5%。环保PPP项目中水务PPP项目数量居首,且多为新增项目,而流域管理项目数量不多但投资规模较大。

 环保领域PPP项目,现多为新增项目,预计主要采用BOT或BOO方式运营;也有少量存量项目需要改造或移交,采用ROT或TOT方式;有个别地方政府财力紧张的,还明确指出要通过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的方式,融资所得用于新建管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