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大为美的金融业语境中,规模几乎是任何一个一把手都绕不开的心结。尤其是逢100、500、1,000等整数门槛,更是常被确立为阶段性发力的目标。

但纵观目前的60余家金租公司,笔者发现一个现象:除超千亿的8家和华夏金租、 光大金租等少数几家大几百亿的金租之外,其余的金租规模都在500亿以下,且这一格局保持了数年。

这一现象,业内人士将其归纳为“四六陷阱”,即400-600亿的资产规模是金租公司较难冲过去的一道坎。冲过去了,千亿大关近在咫尺,冲不过去,依靠自身资本积累,大概率较长时间停留在400-600亿的区间。

原因有三。

其一,资本金的约束。
一般而言,金融租赁公司的股东,设立公司时,思路往往是:先投一笔,观其效果,做得好,待需要时,再增资。这一逻辑无可厚非,现在千亿级的金租也大都历经过多次增资的过程。

以首次注册资本金30亿为例,10.5%的资本充足率,做满9.5倍的杠杆计算,最多能做到285亿的资产规模,若再加上资本积累,勉勉强强能突破300亿。下一步要再做大,必然要增资。增资动辄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对股东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在拿出真金白银时,要对金租公司历史业绩考察一番。而公司成立之初面临团队整合、业务开拓、 流程梳理等各类事项,一开始ROE等指标并不理想。再加上董事会的审批流程以及各种不确定性,增资一事容易一拖再拖,乃至不了了之。

其二,投放能力的约束。

金租公司每年不断有资产到期,需要不断投放出去,否则将面临缩表困境。假设每年约有三分之一资产到期:400-600亿的规模每年到期133-200亿。也即是说,即便每年投放出去200亿元,也只是实现规模的小幅增长,甚至仅仅维持现有规模而已。

对于金租公司,业务人员年均投放规模一般在3-5亿之间,单纯依靠“人海战术” 并不可行,几百人的公司与几十人的公司运营、管理相差甚大,要完成规模的扩张,就必须完成能力的进阶。航空航运是大型金租公司布局的重点领域,单机单船规模可达3-5亿,有助于积累资产规模,但这些领域业务门槛高、专业性强,也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和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其三,资产质量的约束。

规模一路增长到四五百亿时,金租公司的资产风险暴露将逐步显现。这就对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提出考验,与此同时,风险偏好开始重新定位,在这个期间将可能出现定价和风险偏好的不匹配,进而又影响到资金的投放。此外,潜在风险逐渐暴露也会增加资本占用,降低资本充足率,进而也会限制业务规模的增长。当然,如同经济发展规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一样,“四六陷阱”并非不可突破之障碍。优秀的历史业绩,良好的发展模式,再加上大环境的支持,用一两年的时间跨越“四六陷阱”成长为第一梯队的公司也有成功案例。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宏观经济、市场需求,都不支持金租公司迅速做大。倡导多年的金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摆脱以规模论英雄的发展思路,或许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