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租赁公司国际业务仍以提供融资的售后回租模式为主,在国内业务中探索和实践的直租、经营性租赁等新业务在国际业务上使用很少,租赁功能发挥不充分,产能结合深度尚显不够。

  租赁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需要回归融物本源,为客户提供具有融资租赁特有属性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客户“痛点”,发挥租赁价值,如此才有发展空间。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已取得丰硕成果。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超过1000亿美元,沿线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也达到480亿美元。今年1至10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和地区新增投资合计114.6亿美元。

  作为集合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金融工具,融资租赁是产融结合的重要“推进器”,在服务“一带一路”方面大有可为。然而,有租赁业内人士认为,融资租赁产业在服务“一带一路”进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整体业务渗透率、规模、作用有待提升。在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入其中、寻找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租赁产业高质量“走出去”,成为租赁行业共同面对的课题。

租赁业服务“一带一路”恰逢其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已有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基于“一带一路”的推进实施和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租赁公司开展跨境租赁业务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目前业内的共识是,“一带一路”蕴含着租赁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催生了大规模港口、机场、铁路、核电、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需求,而融资租赁公司具有连接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桥梁作用,在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具备服务优势。

  此外,中国电建集团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贺龙表示,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做“一带一路”业务也是融资租赁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融资租赁产业天生具有全球化的特点,纵观欧、美、日、韩等国家地区融资租赁产业的发展,基本上也经历了外部输入、本土成长、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对外输出这一历程。当前,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中国融资租赁产业也从输入型产业逐渐走向输入和输出双向发展,从这个角度而言,“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当前,我国已有部分租赁公司在服务“一带一路”方面先行先试。业内如工银租赁、中航国际租赁、中车金租等公司均有所布局。据介绍,中航国际租赁在印尼、柬埔寨、格鲁吉亚、阿联酋等国家促成多个航空航运项目,发展跨境租赁业务,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运产业发展。

“走出去”需更好发挥融物功能

  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为租赁公司提供了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但“走出去”也并非易事。

  我国租赁公司在服务“一带一路”市场中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除了与跨境业务相伴相生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等宏观性共性风险之外,就租赁公司业务实践而言,也存在一些短板。

  当前,租赁公司的国际业务主要集中在飞机、轮船、海陆装备及大型施工装备等额度较大、单体的租赁物上,还有很多租赁业务领域尚未涉及。此外,国际业务仍以提供融资的售后回租模式为主,在国内业务中探索和实践的直租、经营性租赁等新业务在国际业务上使用很少,租赁功能发挥不充分,产能结合深度尚显不够。

  共建“一带一路”目前的融资主体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和东道国的政府担保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业务如果单单是提供资金的话,在渠道和成本上没有优势,而且将资金用到国外后,后续的跟踪和监管也会成为难题。

  因此,跨境租赁并不是简单地提供融资。许贺龙表示,租赁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需要回归融物本源,为客户提供具有融资租赁特有属性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客户“痛点”,发挥租赁价值,如此才有发展空间。

  “走出去的不单单是资金,还应该有技术、服务、产业、标准等,这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影响力有重要作用。”在中铁金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资金总监皮越澜看来,租赁公司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就需推动全产业链“出海”,助推中国制造和中国技术都“走出去”。

循序渐进迈出国际化步伐

  用好租赁工具、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需要租赁业界的共同探索。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际业务本身就是产业比较优势的转移。对于租赁公司而言,做跨境租赁业务需要形成自身的产业比较优势,因此,融入“一带一路”的前提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做出慎重的战略选择。

  “我们要一步步来,循序渐进地迈出国际化发展步伐。”许贺龙表示,租赁业务的国际化发展基本上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在起步阶段,境内的企业“走出去”,比较典型的做法是用国内的资金做国外项目,承租人和出租人在国内,推动产品和设备“走出去”。到第二阶段,承租人在国内,实现境外融资,获得相对较低的资金成本,服务国外项目。到第三阶段,实现承租人、出租人和资金都在国外落地,我国的租赁公司在国外实现“本地化”,比如在当地设立合资租赁公司,从而可以避免租赁物的跨国转移,也能更好地适应当地法律和政策要求,增加租赁业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推动跨境业务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