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场关于租赁物合规性的讲座,主讲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审判和仲裁经验,提供了很多生动有趣的租赁物纠纷,比如日光温室到底是动产还是不动产,能不能做相应的登记?温室所在的土地又是农业用地怎么办?螺纹钢、装修材料能不能做租赁物?主体结构完成、已经封顶,但还有些装修垃圾没运走的厂房,算不算租赁物?都是很意思的话题。
除了上述这些有趣但流动性较差的租赁物以外,对于咱们租赁圈有不少公司在做的飞机租赁业务而言,流动性在当前时期下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讲讲其中的一个分支---公务机租赁业务的流动性话题。
主流公务机流通性好
公务机租赁经济高效
虽然之前的八项规定,打压了一波公务机行情,但是作为专属的“空中巴士”,公务机还是很受私人老板的欢迎。秉承了咱们国人买房、买车要买大的、买新款的一贯消费理念,公务机的购买也依然是大型、超远程的喷气式公务机最受欢迎,当然也最考验实力。
老板们也都是精明人儿,知道通过租赁买公务机可以分期支付进口关税、可以抵扣自己的一些税项,同时还能在租赁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拥有公务机,一举多得。
主流的公务机制造商和大型商用客机A(空客)B(波音)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状况差不多,制造商也屈指可数,在全球的流通性也很好。
通过租赁方式引进的公务机,如果私人老板的企业经营不善,那么租赁公司完全可以潇洒又硬气地说:“我要终止合同,拿回飞机!”通过对飞机进行处置,弥补本金利息及其他损失。国内租赁公司也已有多次成功进行处置先例。
术业有专攻,大家专于租赁的同时,就不可能专于二手飞机处置。和商用飞机一样的,在此环节中有为数众多的中介在倒腾机位,他们也许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也许只是中间做个掮客,不一而足,种类多样,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一般来说,租赁公司做公务机租赁通常期限不会太长,新飞机的话5-8年,二手飞机3-5年。能买得起的私人老板通常具备一定实力,租赁公司能批的过的企业通常也不会马上倒掉。如果撑上几年,那么本金偿还得差不多了,公务机自身还有不低的价值,折扣打得多一些卖给中介,由中介再去流转,是较为理想的方式,既经济又高效。
疫情带来了不利影响,
公务机还具备流动性吗?
疫情给公务机的流动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全球来看,跨境的公务机需求暂时性没有了,除非全球疫情得到控制。这给公务机的流动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即使想买二手公务机的客户,也没有办法去现场对飞机进行技术检查。就像你要买房,总得看看装修、看看地段。实践中确实有卖方已经根据买方的指示,将飞机调机到境外第三国进行技术检查,但是由于疫情迟迟无法落实。
受疫情影响,公务机价值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从第三方评估机构今年公布的估值情况来看,受疫情影响,公务机价值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买方一盘算自己交的保证金,和比飞机价值下降比起来少多了,那何不再等等,看看其他低价资产再入手?对卖方来说,真的是天雷滚滚,虽然收了一点保证金,但是飞机每天在停厂,维护保养费用每天也都在真金白银地发生,心急如焚!
疫情激发了部分私人老板购买公务机的想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疫情的原因,有实力的私人老板意识到公务飞机的安全性更高,也不会因为跨境商业航班一票难求而没有办法回家,所以更激发了他们买公务机的想法。
需求总是需要落实才能扭转市场情绪,虽然疫情总归会得到控制,但是现在是否到了抄底的时候?经济下行,对于走在钢丝上的实体企业来说,万一还不上租子,公务机能不能很快卖出去,也值得租赁公司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