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设在天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已达到206家,约占全国的20.1%;注册资金总计84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27.5%;租赁合同余额575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27.4%,同比增长55%。据悉,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注册在新区。

  昨日,第一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召开。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滨海新区的融资租赁产业发展迅速。截至去年年末,总部设在天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已达到206家,约占全国的20.1%;注册资金总计84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27.5%;租赁合同余额575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27.4%,同比增长55%。据悉,这些公司绝大部分都注册在滨海新区。业内人士称,未来,新区将成为全国融资租赁聚集地。

  目前,滨海新区在促进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持续优化的行业发展环境。从税收政策到补贴支持措施,再到市场培育等方面,都对融资租赁产业给予大量支持优惠。二是融资业务不断创新。目前,已先后推出了单机、单船租赁公司,报税租赁、境外资产包租赁,飞机发动机租赁、立案租赁出口租赁等多种租赁模式,创造了多个国内租赁行业第一单。三是形成了专业化的精英模式。目前,金融租赁以服务地区产业为基本立足点,结合自身优势,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格局,各类大型设备租赁占据了工务局优势,开展医疗、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创新性租赁业务。四是形成了完善的业务链和管理体制,不断推动融资租赁模式,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多项创新转型工作均引领行业发展。五是租赁公司的租赁质量总体良好。在经济下行情况下,租赁业资产质量保持总体健康良好。

  据统计,目前,在天津注册的金融租赁公司已达到5家,占全国的金融租赁企业总数的21.7%;注册资本合计241亿元,占全国的31.3%;合同余额255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业务总量的29.7%。这将为天津以及滨海新区成为我国融资租赁业聚集地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