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东疆保税港区已累计注册租赁企业760家,其中飞机租赁企业495家,5年间年均增长率超过200%。”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东向记者透露。东疆保税港区航空金融的飞速发展已使这里成为国内重要的飞机租赁业聚集地。
张忠东介绍,至今,东疆保税港区的飞机交付量已累计达409架,预计到今年年底,累计交付量将可达450架。据一份对国内不同区域航空金融发展情况的统计,从2010年起,东疆保税港区、上海、深圳前海、厦门象屿的累计飞机交付量依次为409架、40架、2架、2架,分别占90.3%、8.8%、0.44%、0.44%。如按此粗略计算,在中国以租赁贸易方式引进的飞机,每10架中就有9架由东疆保税港区完成。
18日,记者从第三届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和《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务发展的意见》,更好地发挥东疆保税港区先行先试作用,东疆保税港区出台了《关于加快航空金融发展(暂行)鼓励办法》,进一步鼓励扶持飞机租赁和航空配套产业健康发展,打造航空金融聚集地。
“这一鼓励办法将主要包括推进投资便利化、实现监管便捷化、提高融资便利化、优化涉税服务、加快培育产业链、完善产业支持平台六个方面。”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介绍,这些都是在这几年的业务操作中积累的经验,其中许多政策都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在投资便利化领域,在东疆设立的与航空相关的租赁、融资、资产管理、投资基金、证券、贸易、交易经纪、维修检测、培训和咨询等企业,可享受一站式专业服务和审批绿色通道,并由东疆专业投资服务团队提供高效、免费的全程协办服务。“融资租赁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行业,新企业在注册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专家保姆’一站式服务和审批绿色通道,可以帮助他们迅速完成注册,开展相关业务。”
“作为一家2009年就落户东疆的融资租赁企业,对于东疆服务环境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给予十分全面的服务,而此次出台的这一政策无疑将更有效地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飞机租赁事业部主管副总裁刘浩然表示。
18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不仅迎来了来自全球228个航空金融专业机构的650余名中外嘉宾,更在现场迎来了工银租赁、民生租赁、朗业租赁、招银租赁等多家国内行业重量级企业现场发布多个航空租赁创新项目。这更加显示出东疆保税港区在航空金融发展领域的重要地位。
“工银租赁已完成第200架飞机的交付。在这单交易中,工银租赁成为了全球第一个运用非母公司担保结构获批使用进出口信用担保进行融资的金融机构。”工银租赁相关负责人介绍,而工银租赁也通过这笔交易成功打通了飞机出口信贷融资通道,大幅降低了飞机租赁的融资成本,为境内金融租赁公司在飞机融资领域开辟了新通道。
民生租赁则在会上发布了与DVB德国交通信贷银行签署的价值1.69亿美金的过桥贷款,将用于收购向SMBC(三井住友航空租赁公司)购买的资产包中的剩余8架飞机,并公布了其开发的中国公务机联盟手机应用平台。朗业租赁宣布将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采购20架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标准适航证的ARJ21-700新支线飞机,以此扩充机队规模,支持国产民机的发展。招银租赁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提高航空业务板块在公司的资产占比,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业务双管齐下的方式,以民用运输飞机业务为主,通用类飞机及航空相关设备租赁为辅,大力发展航空租赁业务。
中美合作的航空产业综合运营商宜航航空与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都可称是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企业。昨天,这两家企业就分别与东疆保税港区签署并发布了合作项目。
宜航航空与东疆保税港区计划在东疆共同设立专业公司,将在航空人才培训代理、引进、管理业务、通航飞机租赁、贸易、组装试飞、维修及保养、试飞基地等业务方面开展合作。毕马威中国则将正式进驻东疆,并与东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深度参与东疆保税港区航空金融产业培育,助力东疆保税港区成为全球飞机租赁中心和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