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你乘坐的飞机是航空公司租来的,你信吗?

  这样一组数据或许会给你启发:国际上一些成熟的航空公司,自有飞机和租赁飞机比例控制在7:3的范围,国内的骨干航空公司租赁飞机的比例在20%至25%之间,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提升。

  这就是飞机租赁——航空金融的重要构成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2月份印发了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发展的意见,旨在加快我国飞机租赁业发展,使我国在2030年以前成为全球飞机租赁业的重要聚集地。业内认为,该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飞机租赁产业的重视,飞机租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东疆开启飞机租赁新模式

  说起飞机租赁业务,圈里人都知道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自2009年12月份以来,东疆保税港区率先通过国际飞机租赁业务,先后推出了系列融资结构和租赁结构,完成了诸多国内租赁交易的第一单,形成了东疆租赁模式,打出了东疆租赁品牌,东疆保税港区已经注册融资租赁公司770家,其中各类飞机租赁公司500多家,共完成了408架飞机的租赁业务,成为我国飞机租赁和航空金融产业重要创新发展载体。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李军表示,东疆保税港区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实现我国飞机租赁业务“零突破”以后,不断拓展租赁市场,聚集产业要素,已完成了400多架飞机的租赁,租赁资产达200亿美元以上,改变了我国航空金融滞后于航空产业发展的局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飞机租赁中心。

  海关总署加贸司巡视员吴华也评价说,东疆保税区依托国家飞机租赁创新试点区的独特地位,经过几年的探索,相继开发出SPV租赁、离岸租赁等多种创新模式。打破了境外公司垄断国内租赁市场的局限,形成了以保税租赁为核心的东疆租赁模式。

  众所周知,航空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密集的产业,而航空租赁正是航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手段。业内认为,今后10年到20年,是我国飞机市场开拓和航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飞机租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飞机租赁 “金租”领衔

  从飞机租赁数量上看,2013年比2012年同期增长了150架,增长绝对数量在上升。4年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10%。从飞机租赁企业的结构来看,金融类租赁公司占60%,外资租赁公司占25%,境外投资人租赁公司和SPV占5%,内资占10%。

  金融类租赁公司中,以工银金租为例,工银将商用运输飞机作为飞机业务的重点,7年来为国内航空公司引进了106架飞机,7年间共租赁管理飞机400余架,实际交付的商用飞机达200架,机队价值达600多亿元,目前排名世界第十;业务范围覆盖全球,与全球49个主流航空公司开展了售后回租、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等方面的业务。

  再来看民生租赁,截至2014年6月30日,民生金融租赁飞机资产共268架。2014年上半年,公务机新增飞机数量是21架,共投放超过70亿元,比2013年上半年增长约一倍。

  为何在飞机租赁中,金融类租赁公司能够领先?按照民生租赁的经验,在整个公务机租赁领域的产业链中,将服务扩展到飞机采购、融资、后续服务及飞机的使用及退出等,这是中国租赁公司应该发展的特色,也应成为飞机租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银金租的经验包括三点,即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专业化是引进专业人才做专业产品,建立一支覆盖销售、技术、融资、运营、法律、合同、交易等领域的专业团队。市场化就是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根据市场情况和趋势设计产品,按市场价格提供服务。国际化就是积极“走出去”,参加国际市场竞争。

  未来机遇与风险并存

  对于未来的飞机租赁市场,业内比较乐观,特别是在国务院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之后。工银相关人士预计,未来20年全球需要交付的新飞机大概是4万架左右,金额高达5万多亿美元,其中45%左右采用租赁方式来实现。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祝海平认为,作为航空公司引进运力灵活且重要的形式,飞机租赁已成为民用运输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预测,未来几年航空公司机队中经营性租赁比例可达半数以上,市场机会巨大。

  但同时飞机租赁业务的巨大风险不可小视。“特别是具有行业特点的技术型形资产类风险。飞机不同于其他类资产,投资巨大,内在价值受制造商、金融市场参与者等因素影响,既遵循普遍的投资及信贷业务规律,也有民航行业的典型特征,应在管理中充分重视金融与民航的结合,创新风险管理模式,控制关联风险。”祝海平说。

  另外,有业内人士提出,租赁公司是否都能把航空租赁作为核心业务发展,需要理性思考。飞机租赁是一种高额的资产投资,对公司战略、项目融资、风险管控等方面都有要求,如果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展航空租赁业务将面临巨大的运营风险。在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营销团队的情况下,把订单采购投放作为主要的业务模式,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