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融资租赁市场一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业内人士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租赁公司如何定位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好功能优势等问题。12月4日,在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金融租赁年会上,来自监管机构、租赁公司等机构的从业人员与专家学者,围绕“转型过程中租赁业的定位与作用”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末,全国共有26家金融租赁公司,行业总资产达到1.2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0.58%;净利润为120.25亿元,同比增长1.67%;不良资产率为0.77%,拨备覆盖率为236.91%。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金融租赁作为现代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近年来,金融租赁行业方兴未艾,特别是在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租赁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其中,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在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天津也成为了租赁行业的一方沃土。截止到2014年9月,天津共有融资租赁法人机构267家,注册资金近1080亿元;已累计完成684架飞机租赁业务,资产规模1794亿元;累计完成587艘船舶的租赁业务,资产规模684亿元。天津市常务副市长崔津渡表示:“我们希望在国家监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立融资租赁企业资金持续供给机制,推进不良资产处置,探索建立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完善租赁资产退出和转让机制,同时完善创业、税收、通关、外汇等政策,不断提高融资租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杨再平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并缓慢复苏的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换挡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压力,市场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随着业务拓展难度加大,风险防控压力上升,给金融租赁行业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金融租赁公司既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金融租赁在支持产业创新升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身处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租赁公司也在思考行业应该如何找准战略定位、怎样抓住发展机遇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这同时也关系到行业的未来。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认为,租赁业的转型首先需要找准未来大势发展方向。“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租赁业有比银行业更大的优势,他们更接近客户,其租赁的飞机、船舶、大型机械等与客户联合度更高。李克强总理提到希望用租赁化解产能过剩,这是银行很难做到的事情。”张旭光说,“特别是明年地方债务的清理,更多地方举债的约束,地方政府融资压力很大,对银行信贷已经构成一定的约束,等于给租赁业提供了更多空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院长王国刚表示,“对租赁市场来讲,原来我们做的更多的是交通设备、大型机械租赁,这些方面还要继续做。但是业务还需向医疗保健、养老教育、体育文化等产业积极拓展,支持这些方面的市场化建设,"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租赁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会计、税收、法律和监管这“四大支柱”的支持,会上,众多嘉宾也提出了租赁行业还需进一步完善税收、会计体制的问题。

  工银金融租赁公司总裁丛林表示,今年租赁发展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但是面临的行业法律问题、税收问题、融资问题等传统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这些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支持,更需要行业共同努力。王国刚也直言,中国租赁市场发展需着手解决三个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融资租赁风险问题以及税收、会计等问题。在他看来,国际租赁市场经验比较丰富,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自20世纪40年代,爱尔兰成为世界航空租赁业的主要交易地,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飞机租赁市场,其在税收、监管等方面有着成熟的发展经验。爱尔兰投资发展局国际金融业副总裁谢默斯在会上也与参会者分享了爱尔兰在税收、监管方面的做法。他表示:“航空租赁在爱尔兰并不需要特别的执照,爱尔兰法律体系是英美法系,同时和欧洲大陆法系相像,来到爱尔兰,能够充分地进入欧元市场。”

  据他介绍,爱尔兰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长期以来支持了航空租赁业的发展。爱尔兰有71个税收方面的法律,其中的40多个都是与支持航空租赁发展有关的。爱尔兰还是欧盟以及OECD的成员,航空租赁业的税率是12.5%,其他的税率也是比较低的。爱尔兰的税收政策为航空租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这个行业的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支持。此外,在爱尔兰注册公司也有优惠政策,特别是对于从事航空租赁的企业。

  除了四大支柱的支持之外,征信系统对租赁公司的发展,特别是风险控制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金融租赁自银行信贷登记公式系统建立伊始,就是征信系统的参与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表示,“目前金融租赁公司中,正式参与征信系统的已有9家,其中大部分是银行系租赁公司,这些租赁公司是在过去几年陆续成立的,随着其内部管理系统的逐渐建成完善,目前正处于接入征信系统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