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下面我们聊一个更具体的话题,我们怎么去推动飞机融资租赁发展,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有请主持人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融资租赁专家委员会委员匡双礼先生。有请嘉宾王谊、陈思兰、徐树田、何月鸿、李晖。
匡双礼:大家好,时间正好12点,半饥饿状态,人高度紧张,听东西,思考的问题也是最活跃,收获最大,希望在我们接下来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各位嘉宾给大家风险的真知灼见,大家能够理解,并能够成为我们的经营成果。说到飞机租赁,很多人想起这个生意就非常心动,一谈起这个生意,都很激动,尤其刚开始干飞机,很多人把飞机租赁,飞机的融资租赁这个业务交给我们租赁界的叫皇冠。今天请到了业界明星企业的代表,我提议他们为我们中国融资租赁飞机的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他们致敬鼓掌,感谢他们。下面请出我们国银租赁,国银现在总资产1400亿,业内人士都知道在飞机租赁这个行业,尤其是飞机租赁的日常管理,我们国银无疑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我们国银除了耿总刚才说的宏观以外,我们也想听听飞机租赁事业部的陈总给大家分享他们的智慧的点滴,有请。
陈思兰:谢谢匡律师,大家上午好,辛苦大家,12点还在听圆桌会议,我自己很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我是来自国银租赁航空事业部陈思兰,刚才耿总大致介绍了一下国银租赁整个公司的里程,在这里我也介绍一下航空租赁这么多年来的发展现状和我们下一步发展思路,也希望能够给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勉。航空租赁,我们公司是从2000年开始从事飞机租赁这个业务,到了06年的时候,我们公司应该是国内首个开展经营飞机租赁的公司,09年我们公司是首个走出国门去购买飞机资产包的企业。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操作飞机数量超过250架飞机,现有机队规模177架左右。飞机资产已经超过了430亿人民币这样一个规模,这个是我们一个现有的飞机的状况,从我们定单数量看,我们整个定单数量已经超过了180架飞机,其中也包括我们国家和国有的大飞机,国产飞机。我们在业务平台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海外我们拥有阿尔兰平台,国内我们在保税区、天津、上海都开拓了很多保税租赁业务,现在国银租赁管理的项目公司可能已经超过了100家了,这个方面我们公司也是希望能够给行业有一个示范性的效应。
从我们来讲,国银租赁发展历程,以及事业部的发展历程,我相信反映了整个中国飞机租赁这么一个缩影。我们下一步,我们也看到国家在很多方面都给予了积极的政策鼓励,包括我们可以看到从07年开始,国家允许银行的资金进入到金融租赁企业,我们就看到了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金融租赁企业从07年十家,现在发展到30家了。到了2010年的时候,银监会下文希望支持我们在保税区开展飞机租赁,2010年开始进入了全新的模式,经过这几年发展,我相信大家也看到了保税租赁产业的聚集效率,现在保税租赁基本可以看到是和国际上的日税租赁、法税租赁形成了新的租赁模式。2013年国务院下文支持说大力发展飞机产业,希望把中国做成一个飞机租赁的聚集地,到了2014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银监会这边又下文出题了新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也进一步支持能够在飞机专业领域,能够有专业的子公司处理,无论境内还是境外。可以看到我们公司经过15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现在整个国家来说,对飞机租赁的政策环境已经越来越好了,很多方面有了一些政策的突破,有了一些行政审批上的一个简便,所以我这边从我们公司自身来说,是希望我们自己先练好内功,可以抓住机遇来面临一个国际上的挑战。对我们公司来说,虽然说我们可能在飞机租赁这个行业里面,可能先起步了几年,先走了几年,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还是希望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还有市场化方面能够在未来一个时间段之内,能够在这些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和更大的提高。这些方面简要来说,我们希望我们自己能够在国际的市场布局上,可能走得更宽。现在我们有了整个亚洲片区,欧洲板块,南美板块,非洲板块的布局,将来我们希望我们市场能够遍布整个全球,能够把北美业务、澳洲业务,都能够发展起来。从多元化来讲,我希望从融资渠道来说,我们公司也进行了很多尝试,除了最初的简单的可能有银行贷款,可能也是现在支持最多的,现在我们公司可能在多元化方面,可能进行更多的尝试,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个美国出口信贷,欧洲出口信贷,我们现在走出国门到海外发行债券,资产债券化,我们在融资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意的尝试。在国际化方面,我们希望不仅从人才队伍,业务模式都应该更多的跟国际上进一步接轨。因为飞机业务本身飞机资产是国际化的资产,它需要国际上的一种流动,还有相互之间的交流,所以对中国来说,我觉得在下一个阶段,我想提出来的一个建议就是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国际化的东西出来,包括两会上提到的,作为两会代表来说,呼吁建立融资租赁的立法,这也是我在大会上借这个主题想提出来的。可能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可能这个立法的建设要更加跟上产业的步伐,首先对融资租赁这个产业进一步立法,使它能够独立出来,现在依靠的公司法也好,还有银行下面的法律法规也好,它有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还有一个我们可以看到希望现有的一些政策,租赁关于税务、海关等等政策,有一个稳定性,有一个可持续发展性,能够不仅现在这个产业在中国聚集,更希望除了中国聚集,国外能够认可中国现有的模式。像之前提到的保税租赁一样,我相信保税租赁是我们中国人一个创造性的模式的诞生,我们这边更希望把这个保税租赁能够让它更加的国际化,就像我们飞机资产一样,所有的资产不仅仅是在中国,和中国的企业之间这样流动,希望有中国跟国际上的流动。我们依靠的是什么,依靠的是我们的平台,依靠是我们的模式。大家可以看到现在保税租赁模式越来越得到各个融资银行的认可,将来不仅仅融资银行,更需要交易对手,租赁公司,还有我们国际上的其他的航空公司的认可,可以实现飞机租赁产业从中国走出去。也是希望能够实现融资租赁它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融资来融物,来支持,最后最终落到支持中国的国产飞机走出去,我大概的想法是这样。
匡双礼:请允许我站起来说,刚才陈总是画龙点睛,提到他们公司作为国有大型民航为背景的租赁公司,他们的打法可以说布局很远,接下来想请另外一位,有一句话叫做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国有背景干得这么好,我们中国不乏很多民营背景的飞机租赁公司也干得很好,接下来请出何总和大家分享。
何月鸿:大家好,做一个简单自我介绍,我叫何月鸿,来自迈石资本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迈石资本是前海首批成立的租赁公司之一,也是目前最早在前海做飞机租赁的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规模前海来说最大,25亿,目前也是前海最早开展跨境贷的租赁公司,最早做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公司。包括管理、风控、业务品种、规模等等,在前海这个区域应该是领先地位。国银租赁说了飞机发展,以及作为一个银行性租赁公司,他们怎么发展。我们这里来说,可能会从一个悲观角度,包括回顾以前飞机租赁情况做一个分享。飞机租赁十几年非常困难,几个难处,第一条件苛刻,第二成本偏高,第三交易结构复杂。当时说条件苛刻,我记得我们当时96年的时候,市场租了一家飞机,租金36万美金一个月,给国外一个租赁公司提供一个4200万美元,全额的保函,担保条件非常苛刻,06年上海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他们租的两家公司从机场处理,条件也很苛刻,提供了八个月租金现金的保证金,整个周期内。初次以外,包括我们当时必须接受的一些保险协议转让等等,股东担保,银行保函,当时情况下航空公司租飞机很困难,当时因为中国一些企业本身的资质,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立,成本也偏高,主要指预提税,12%到15%,对航空公司额外支付这些费用,如果是融资租赁的话,只是利息部分,金融租赁是租金全额,航空公司成本偏高。另外交易结构复杂,飞机租赁涉及多个国家主体,飞机美国、发动机英国,银行又是欧洲的,出租人可能在阿尔兰,涉及多个国家的法律和税。当时来说,做飞机租赁是难度很大,但是到了08、09年之后,我们在天津东江管委会一个领导拓展之下,国内出现了保税区租赁的一个业务结构,这个业务结构第一免区了遇提税,第二,让关税分期支付,第三提供增值税发票,第四交易简单比较简单。这个模式出现之后,中国的新增的飞机基本放在国内保税区。2014年数据看,全国注册的飞机是2600架,租赁的飞机将近1700架,也就是超过一半的飞机租赁方式引进,东江已经400架飞机这样一个规模,在2014年的时候。说明了目前我们在国内的飞机租赁这个市场来说,已经慢慢回归到国内,并且出租人从国外的租赁公司慢慢回归到国内的租赁公司,国内的租赁公司有银行系,像国银租赁等等,也有民营企业的租赁公司,像迈石等等。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环境是可以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仅让客户,让航空公司享受到真正的实惠,也让一个行业一个租赁行业发展起来,当然这只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已经把国内飞机租赁公司可以说一统江湖了,怎么让海外的航空公司的飞机进来,让我们飞机怎么走出去,各位可以讨论一下,谢谢大家。
匡双礼:谢谢,如果说国银它有一些高打高举的话,迈石资本可以说匍匐前进。墙内开花,墙外强,中国的租赁公司,我们银行系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业中国银行,国内深耕的很茂盛的大树在墙外开了一点花,而且开得很茂盛,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了南山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总裁王谊。看看境外融资租赁,以中国为根的在境外和其他的租赁公司同台竞争,他们是怎么发展的,怎么样来通过他山之石,可以更好的推动中国这一块很好的玉石。
王谊:非常感谢受邀参加这次会议,来分享飞机租赁的一些经验,以及了解中国租赁市场的政策信息的变化,还有掌握市场发展方向,今天确实听了前面的发言,我觉得有很多的启发,特别是关于创新,新的发展的一些建议。我纠正一下,我叫王谊,是南山融资租赁监事长,已经从中国银行退休到民企,从国有商业银行到民企,组建了南山租赁公司,南山租赁去年1月份经过天津、东江商委批准建立的合影融资租赁公司,去年我们做的资产15亿,税后利润2000多万,九个部门,400多人,比较稳健。外部的租赁公司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谈飞机租赁,我觉得有三点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航空市场来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大概第二大的市场,客运大概全世界的客运到2016年应该达到36亿,美国是7.1亿,中国到4.1亿,占比达到11%点,美国将近20%左右。货运,中国现在是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第二,飞机的需求,据业界专业统计,波音、空客,2015年中国需要飞机的数量大概3000搭架,金额每年需要200亿美金的融资,这个是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第三,租赁市场,中国现在已经达到3万亿的租赁市场,折合美元大概5000多亿,美国数字将近3千亿,德国和日本在700亿美元左右,中国在今年有望成为最大的租赁市场,这个实现的把握很大。
第二,分享一下中银航空租赁成功的经验,06年底在海外收购的飞机租赁公司,收购资产32亿,2014年已经做到100多亿美元,50多架到300多架。税后利润4800万增加到2013年的2.77亿,增加5.78倍。为什么中银租赁发展取得这么好的成功经验,我们排名大概全球12位,收购的时候,大概三年以后进入全球前五,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和2012年欧债危机,很好的应对了这些危机,税后利润每年保持双位数怎样。原因我们总结了一下,第一,市场需求。第二,选择了在新加坡有很好的法律环境,税收政策这个比较有利。第三,保留了原来的管理团队,和比较激励的薪酬机制,总裁和管理团队大多还是英国人,长期从事国际飞机租赁业务。第四,加强完善和公司的治理机制,我们是总行的主管副行长担任董事长,各部门总经理担任董事。从战略方向指导原则,治理,规章制度和风险工控,对公司实时监控。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收购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而且收购以后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很好的完成了目标。第五,集团的支持,把有效的营销手段结合起来,加强了资源整合。中国的资金还有客户网络的资源,再加上专业的管理团队,这个资源做了整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一体化的发展。
最后一点,也是我多次分享的,我们采取了反周期的市场操作策略,在五年计划里面,我们当时已经预计航空业要有一个下行的阶段,我们当时是第六个航空业的周期,我们预计五年以内一定进入下行周期,那个周期我们制订了我们发展的一些目标,比如说总行提供资金支持,09年金融危机,总行提供了25亿美元资金,做了46架,大多数是一流航空公司的飞机业务,给我们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利用这个金融危机,我们一下子在市场树立了很好的品牌和形象。
第三,飞机租赁有几个因素,第一,飞机采购价格低,第二,融资成本低,这个因素占90%的成本。还有一个就是税收,为什么选择在新加坡,我到南山租赁公司以后,也对天津保税区税收问题做了比较,我拿爱尔兰、新加坡、香港做了测算,中国的航空公司要想做飞机租赁,天津是最好的,这是结论。这也是天津经过这几年发展成为中国飞机的聚集地,如果他们雄伟大一点,可能会成为亚洲的飞机租赁的聚集地,取代新加坡的地位,这个就是看情况发展。还有一点,资金来源问题,因为我原来搞银行,所以也想分享一下。根据我们对于资金来源,波音对于飞机资金来源的统计,主要分为资本金,实际上就是现金部分,然后飞机抵押商业贷款,这个占的比例目前来说最大,欧美的出口信贷,它的成本最便宜,但是比例相对来说低。飞机租赁公司,还有飞机制造公司,飞机制造公司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它的出口,或者是销售,所以不是主要手段,它成本最高,但是它的数量最小。这些比例大概我们当时的比例就是25现金,然后商业抵押贷款25,租赁大概占30%,出口信贷5%,租赁公司10.4,飞机制造公司1.5左右,采购飞机资金来源。从成本来说,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举一个例子,国际上的商业抵押贷款,他们的成本相对来说比国内低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发展遇到的瓶颈。我们现在大概做长期的商业贷款,利率大概到6点几,但是国际资本市场贷款大概3点几,还要加其他成本,出口信贷2.5到3%左右。另外我们也是做了一些统计,因为我们现在中国金融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其中资金来源是一个瓶颈,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我们看了一下美国、日本、韩国,美国的资金来源主要形式也是商业银行贷款,保险公司,机构投资人的投资,这三类人的投资。他们第二类是以股份制形式发行的股票,现在中国也有了,还有就是发行商业债券,还有短期的商业票据的签发,特种基金等等。日本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大企业、银行、保险公司的投资。第二,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的抵押贷款,保险的借款,基金、发行债券,以及上市。这个跟中国有点类似。最后是韩国,韩国租赁公司70%的资金来源是发行公司债券,而且发行量可以是自有资金的十倍,南山在天津成立融资租赁公司,为什么做合资,合资就是你可以按照国家现有的政策,允许你借款,借资本金的5到10倍。
最后看看中国租赁业的现状,我们从06年到今天,我记得06年我们统计中国的飞机租赁,中国公司做飞机租赁占比低于10%,比例很低。但是到了2013年,我们有800架经营主体飞机,中国公司占比上升到近38%,有了大幅度提升。最后,提几点建议,每次参加这个会议,我都要提几点建议。过去我们每年参加飞机租赁研讨的时候,我们都谈四大政策制度支柱,监管、税收、会计、法律。目前从我的经验看,跟踪情况来看,除了法律以外,其他都有很大的改进,对租赁环境是非常大的提高。第二,应该逐步调整税率政策,也在不断改善。第三,统一行业的监管和市场准入标准,鼓励具备条件的内资企业进入飞机租赁业。第四,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航空公司在飞机进口时改变贸易顺差和平衡,用外汇储备替代外汇资金来源,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国家外汇储备的收入。最后一点,在飞机租赁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航空业发展问题,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国际上有一个叫AWC的航空工作者,由银行、律师、会计师、评估师、飞机制造商共同组织的,他们每年探讨一两个问题,制定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一个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国际中飞机租赁存在的问题,这一点我建议中国政府可以考虑借鉴,当然这个政府部门牵头最好。
匡双礼:非常感谢,王总在这么一个机构从事多年,而且是处在一个及其重要的领导岗位,所以他分享很多。时间关系,之能够说到这里,他自己提了几个建议,尤其最后一个建议,可能大家非常感兴趣。我想相关的机构,包括研究院在这个方面,除了目前国内这种比较大的方面都能够兼容的行业组织,这个基础之上,细分这个领域来和相应的机构共同商议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感谢王总,接下来是另外一位,徐总,分享如何和出租人和相应的机构共同推动中国飞机融资事业的发展。
徐树田:时间非常紧张,感谢的话还是要说,谢谢主办单位对我们的邀请,感谢各位一直在这儿聆听,我相信到这个时间,坐这儿继续听的人,今年一定能发大财。我是来自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在深交所上市,也是目前通用航空领域唯一一个上市公司,应该说无论资产规模,飞机价格,飞机作业时间,营业收入,净利润来讲,我们在国内是龙头企业,这个是某些在座的可能也有一些认识。作为一个成功者的角度,我想把融资租赁事业,尤其是通用航空这个领域,怎么做融资租赁有一点心得分享一下。如果说飞机租赁,当然这个课题对我们来讲比较大,通行角度讲,在座都是精英,2014年市场非常火热,不断创新高,行业流行一句话,得新三板得天下,未来的飞机融资租赁市场得通行得天下,为什么这么讲?市场非常广阔,刚才张峰秘书长讲了通行发展,市场前景很大,可以按照他说的,确实有一些必要,时间原因,相关因素是必然的。有些细节,我想各位可能注意到,今天这么多人,有没有自己有飞机的?也许现在没有,未来五年或者十年,这里一定会有自有飞机的,就像我们企业一样,我们公司目前运行54架直升机,大部分是自购的,还有确实有融资租赁的,但是我相信各位未来如果你买东西,你可能要融资租赁,为什么,简单算一个账,自有资金如果投资其他行业,年化收益率20、30,可能翻倍,但是如果做融资租赁,这个成本其实并不是太高。而且从我的企业目前切身体会来讲,包括银监会首批批的六家融资租赁公司,包括国银他们,都在和我们做接触,也说明很多租赁公司意识到投行市场很大,也都在转型。这是市场发展现象。
通行虽然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有它自己的特性,比如里面可能更多的强调资金成本,资金成本是对通行系统比较关注的。比如说我们前一段时间,我通过银行贷款买了一家飞机,我为什么没有做融资租赁,因为我的贷款成本是290个BP,这个成本是多少,如果说在座的融资租赁公司,这些成本你能不能做下来,如果做不下来,作为企业来讲,肯定选择较低的。通行融资租赁成本是对于出资人一个考验。还有一个,可能各位没注意到,就是融资比例,其实目前我们各个融资租赁公司在做这个事项的时候,一般都在70%,也有做80%,但是通行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我们企业可能最大,总资产也就几十亿,净资产不到30个亿,一些兄弟公司更小,它的要求比例可能更高,可能到90%,甚至100%最好,这个能不能实现,租赁公司来讲,国家是有一些约束,但是实际上自有资金是可以实现的。我前期做了两架飞机,最近我也在做融资租赁,今天我们公司有一个事也和融资租赁比较契合,我和国内一个有名的公司做和谈,也是租赁飞机,但是我们这个比例是跟子公司做的,要做到95%,甚至100%,这个是可能的,而且也是通行企业可能比较关注的。作为出租人来讲,比如说融资比例这么高,相对收益比较低,风险怎么保证,如果说通用航空这个市场,包括飞机处置市场,如果像目前汽车二手楼市场这么活跃,这个都不是问题。大家都在把眼光放在大飞机上,因为大飞机不管国内国外,相对市场比较成熟,出租人未来可以扩充二手市场怎么发展,企业怎么联合,企业出现风险,把这个飞机给一些大的企业甚至厂家转化风险,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如果作为出租人来讲,其实不能老做前端业务,飞机租赁给他,挣前端费用,更多关注后端发展,比如说通行市场这么广阔,真正大的是消费,个人飞机这一块。个人这块它可以融资租赁去买,但是它不能驾驶,不能运营,它必须找托管单位,这时候融资公司就要和运营单位协调好,有一个运营单位承接事项,这些单位特别多,也非常成熟,比如中信海洋在直升机领域经过了30年努力,已经很专业化了,完全可以承接这个事项。我们单位总部就在深圳,离前海很近,欢迎各个租赁公司,包括领导有机会可以到我们企业去,咱们可以详细的探讨,看有没有业务合作机会,谢谢各位。
匡双礼:徐总意思是说他也可能是我的合作伙伴,是大家的客户,在座租赁公司代表有多少?希望你们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之前几位都是公司,我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想法,今天的主题是如何推动融资租赁的发展,一定是推手,前面有四位嘉宾,一号到四号推手都分享完了,接下来有一个更重要级的推手,租赁一定离不开政府的服务,一定离不开政府为改善这个行业的经营环境,法治环境所做的努力。下面我们有请东疆江管委会的李晖主任。
主持人:感谢研究院的邀请,给我提供和租赁企业业界朋友,和我们深圳前海政府支持机构的交流机会,非常感谢。在今天会场看到了很多老朋友,有很多是和东疆租赁产业发展风雨一路走来的老朋友,非常感动,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东疆保税港区从09年开始是把融资租赁作为它的一个支柱产业,潜心培育发展,现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自贸区马上挂牌,和前海深圳一样。国家对天津自贸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作为天津自贸区的特色发展。09年到现在,东疆保税港区形成了四大板块,220家总部型租赁公司,这四大板块里面包括航空器、船舶和海洋工程、大型设备、不动产板块。今天主要汇报一下我们航空器板块发展情况,13、2014年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租赁方式进口引进飞机总量的92%到93%,大飞机也就是运输型飞机大概到90%,公务机100%,通用机基本100%的份额。总共456架,还有大量的航材,高价值的发动机30多架,通航飞机很多。2014年开始,航空器租赁板块发生了新的情况,首先我们大飞机板块还在保持稳健发展,这一块货运和支线飞机发展很快。第二,通航租赁业务有非常迅猛增长,一个做通用航空飞机专业化租赁,我们专门做通用航空飞机租赁业务的企业已经有三四家。通用航空市场,刚才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我们来看在通用航空租赁产业发展三个瓶颈都在解决,低空开放,运营商机更多,人才供给正在持续的缓解,第三,我们国内通用航空管道巡视、围网测汇等大量需求在增长,很多成熟的商业架构已经出来了。租赁公司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更多引入专业人才进入通用航空发展是很好的契机。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多的商机在发生。
第三,2014年东疆保税港区整个飞机资产突破了2千亿人民币份额,它的资产流动性需求已经很现实的出现,包括在资产市场的表现,2014年11月、12月中国地段飞机租赁资产的保释转让,股权转让,境外ITM股权交付模式监管,我们和长江合资设立了专业化租赁管理公司。包括李嘉诚、巴非特,另外更多的银行机构,包括境外基金,都在中间已经建立一些平台去运营。第五,东疆在2014年解决了更多创新融资结构,包括我们直接利用加拿大出口信用保险做了一些解构,转租赁实现了法式的一些结构,下一步推动融资结构方面更多的创新业务。这是一些新的情况,和东疆的一些动态发展情况。
东疆保税港区下一步会深刻结合租赁公司,包括飞机租赁公司,包括设备 租赁公司的现实需求,继续推动我们在投融资便利化,在一些租赁产业发展需要的生态环境的打造方面,我们觉得一个是我们前期听到企业的需求,感觉心里沉甸甸的,东疆保税港区我们一直想比肩爱尔兰和新加坡创造一个租赁公司发展的环境,但是现在比较感觉很大,包括金融环境,我们的监管便利化的环境,一些复杂的租赁结构的实现,都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我们春节前拜访了上海一家租赁公司,他在东疆有很大的战略安排,他提到东疆有很好的政策、功能、服务团队,但是我们在天津金融机构来看,2015面想在东疆公司做600亿业务,但是整个融资环境解决不到100亿融资,怎么解决这些系统的维护一个租赁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金融环境、司法环境,包括流动性,这是我们东疆下一步要做的。在春节以后,我们也在持续跟几个银行接触,现在也有一些成果,包括跟开行在东疆瓜皮,我们设立一个专门针对租赁的融资中心,它会整合的资源,为去内公司提供一些便捷的融资通道。我们跟平安银行设立了一个50亿,一个100亿的规模的专门服务租赁产业的融资平台,下一步东疆作为我们国家的租赁产业的创新试点区,也会做更多的突破。希望业界同仁到东疆考察。
匡双礼:谢谢5好推手李晖主任,接下来再介绍另外一位推手,我们知道除了企业,除了政府,这个行业要发展,和中介机构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很多创新是企业家的商业需求和中介机构的碰撞,最后得出来这么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我个人,也非常有幸过去几年为了中国的国产飞机,用租赁的方式销售出去,不管国内还是国外,也是做了很多工作,多次大西飞这样的厂家,去爱尔兰,去香港,和相应的机构和部门讨论,怎么样把中国的马上要下限的C919,像这样的国产飞机借鉴别人经验基础上,在我们过程目前有限的法治环境下快速的帮助中国融资租赁,中国的飞机走出去。最后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包括中国产的飞机,包括大飞机,也可以是通用航空的飞机,怎么样来通过为这部分中国产的飞机,来租赁,我们怎么来做,能够让这个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能够让中国制造的飞机自由的飞翔世界的蓝天。
李晖:我补充一点,对于我们现在国产飞机怎么走出去,现在目前进口飞机在国内航空公司的市场已经由我们的保税区在各个租赁公司的努力下,已经可以说占了90%以上的份额,我们现在考虑如何把国产飞机走出去,如何把国外航空公司的飞机,把他们的租赁业务放在我们保税区。可以在我们保税区当中,比如参考一些日税结构,法税结构,将他们的优势融进我们自贸区。同时出口信贷结构,ECA结构,他们目前对我们自贸区,包括法治环境、税务环境不是很认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办法把这个政策突破。现在我们前海有一个优势,特区有立法权,前海有自高法院的巡视法庭,前海管理局可以在这一块继续努力,让前海跟东疆形成一个互补,都成为一个我们飞机租赁的中心。
嘉宾:重复一下民生租赁提的两个建议,第一,把出口退税补贴给租赁公司,然后通过租赁公司的形式来促进中国的飞机的出口。第二,利用中国的外汇储备,学习欧美出口信贷的经验,这个都是非常成熟的经验,把这两点用好,我觉得就会对中国的飞机出口有很大的帮助,从融资角度。
匡双礼:现场的嘉宾还有没有提问?如果有好的见解的话,也可以分享,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嘉宾共同分享。我们这个环节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我们五位嘉宾。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现在已经一点钟了,大家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大家在听这个讲座。大家也许可以看到,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市场和一个合作的伙伴,包括张秘书长说了,现在叫做未来租赁的航空,它的市场在哪里,得通航者,得天下,有了充足的资金渠道,我相信租赁在航空领域大也可为。上午的环节到这里结束,下午我们将两点开始,主要讨论融资租赁和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以及融资租赁创新模式的发展,三个论坛中有很多融资租赁领域相当有建树的老总们作为嘉宾参与讨论,下午两点我们准时开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