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燕平:因为昨天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工作到晚上1点,我存了PDF的文件,技术不支持,把工作草稿拷上去了。我们顺着刚才今天要说的三个话题,现在看一下我国租赁交易额,这个数值是我们当年租赁投资的数额,最下面是看上去2013年比2012年降低了一点,因为2013年之前是估计数字,2013年是统计数字,实际8000多亿接近10000亿的统计额。第二个,租赁渗透率,这个数字很重要,衡量一个国家租赁业发展的成熟程度,是当年租赁交易额和社会投资总额之比。第三个,机构数量数,几乎每年翻一番。第四个,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融资租赁业给予了巨大的关注。第五个,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中央政府以外,还有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对融资租赁业也是给予了很多特殊政策,从政策比较,我们发现借助国际金融中心角度观察,国内四类融资租赁聚集地。第一类是市场为基础的,培育租赁中心的聚集地,比如上海和自贸区。第二类,依托行政手段构建的名义中心,目前来说我自己的判断前海和天津可以归在这个类里面。名义中心就是说机构注册在那里,但是企业实际运营地并不这个地方。第三,市场与行政结合,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地方,大概浙江一两个小的县城做到了这一点。第四点,无微而致型,我观察了北京,聚集了大量的租赁公司在那儿运营。这是影响我们国家租赁业整体状况的一个观察。
这个观察完以后,我们能够反思点什么,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特征去观察。第一,我们国家的租赁业曾经经历过断崖式发展,这个数值很准确,不完全说明问题,说到了断崖情况,入市之前我们国内租赁业几乎停滞,这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个过程。第二,今天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了有鲜明对比的特征,我们的租赁交易额的规模非常大,我们几乎仅仅是用了五年时间,从世界第20几位变成了世界第二位的租赁交易规模的位置,连续保持了两到三年。我们国家的租赁渗透率水平,前面看到那个数字大约5%左右,但是实际上我估计实际的真实的和国际可比的水平相比,我们大概不到2%,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差不多17%。第三个,这个数据看到现在有2000多家租赁公司,他们的运营状况,就是运行状况,大概估计一下30家金融租赁公司在运营,200家内资试点公司大部分在运营,2000家外商独资租赁公司1/3规模在运行。还有一些或者是没有做业务,甚至有的都失联了,这是第三个观察。这是一个关于租赁公司每年增长情况的统计指标,于是我们再进一步看,对我国现在正在运营的租赁公司,他们运营状况,我们再做一个观察,我发现了这样几种情况。第一,加了个引号,做真租赁,其实就是做租赁,租赁和不是租赁,或者另外一种情况,叫贷款这样的业务,它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在最底下,如果做租赁的时候,它一定业务流程是从钱到物再到钱,一定有一个实物资产转变过程,纯粹货币业务核心特征就是钱到钱,就是信贷业务。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内租赁公司有一些确确实实只是专注于社会资产的融资,还有一些租赁公司比较专注于资金的融通,这个资金的融通其实包括本土人民币资金融通,或者是境外资金到国内资金的融通,这是运行过程中租赁公司的状况。
如果对上面运行方式做一个观察,我们会发现我们国家租赁公司即使做运营的公司,他们还有什么特点。第一,回租业务占很大的比重,当我们说回租业务一般来说一定是已经使用过的设备,承租人的业务设备,这个过程当中,他其实没有出租人加入到资产的流通过程当中去,这是第一点。第二,即使是做直租的这些租赁公司里面,他们做业务的时候,经常的模式是出租人、承租人,有很多租赁公司这样的模式,是比较直接的。从金融特征看,我们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基本上是一个比较高的利率在卖资金,如果我的三个观察点要是基本成立的话,我们就可以点开下面的这些思考。这个思考第一点,如果是个高利率,它后面带的结果是什么,很显然高风险。第二,如果卖资金的时候,我们融资租赁也是资金融通,做资金融通的时候,有没有租赁的特征加进去,各位思考。如果要是没有的话,很显然我们和银行PK,按照我们这种状况,银行不管怎么说,还有吸收存款的资金来源,我们租赁公司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主要的资金来源途径就是银行贷款,在这个时候你和银行的竞争力体现在什么地方,这是思考的。如果没有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可持续,我们实际上做企业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关心我们今天能不能赚钱,其实我们发现我观察到在今天我们很多做租赁业务的公司,基本上都赚钱,盈利也不很错,但是我想问,每天还可以赚钱吗?或者说我们核心竞争力在哪儿,为什么思考这个问题,如果看看右边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国际专家他观察了世界几十个国家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以后,他发现的一个结论。这个国家的租赁业发展过程当中,基本上都要经过这样五个阶段,第六个阶段是我加的,也就是说从简单的融资租赁阶段到开始变通,到经营性租赁,创新到成熟。实际上所谓的简单的融资租赁阶段就是说租赁也是融资,而且金融特性上和银行信贷很类似,但即使是简单,也仍然要插入到资产流通过程当中去,我们国内现在我观察到有一些公司做到了第一个阶段,有很多公司在第一阶段之前,就是比如说出售回收这个内容,还不构成简单融资租赁这个阶段。国外发展来说,为什么有这个阶段,市场竞争推动它往前走,每一次发展过程当中,都有租赁公司的洗牌。这个洗牌真的是学淋淋的事实,我非常期待我们能够智慧,我们能够吸取前人的教训,在经济上行,我们环境比较宽松的时候,能让我们完成自我的涅槃,自我提升。
路径在哪里,怎么寻找我们国家租赁创新的方向,上午的嘉宾有两点,一个是工银国际说估值比较低,那个内容和上面都是联系在一起。我们创新方向在哪儿,我想什么是融资租赁,其实说白了特别特别简单,它就是一个基于资产的,或者我再说准确一点,基于设备资产的资金融通,而真正的融资租赁,也就是说我要求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要渗透到设备的生产经营整个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和谁相比,和银行,这句话说的时候,银行绝对不会渗透到社会的产业链条当中去,而真正的基本融资租赁是要渗透进去的,只是根据不同的阶段,你渗透的程度、深度可以有差别。于是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方向,在这个基本方向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怎么渗透,我现在能想到的是三个思路,或者我在这儿画了一个示意图,中间这个环节是我们的基石,是我们市场的基石,融资租赁市场你的路径是什么,除了融资租赁市场的路径以后,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需要制度的支持,这个行业的制度支持就是制度这块,我们熟悉的法律、监管、会计、税收,外加其他,再往后的环节就是相关的政策,或者其他方面的结合。应该是这样三个方面的逻辑渐进,很显然最基础的根本是我们的市场。从市场的角度说,我现在观察到至少三个方面可以让我们渐进。
第一,我借用一个统计指标,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投资密集型的行业基于过去多少年的投资增长需求,未来多少年还有多少投资需求。融资租赁一定和设备投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要给企业的设备融资提供一个支持。这块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我们的租赁公司怎么服务于它,上午讲到很多非经营租赁的需求,可以归为市场里面的某一类,这是第一个可以观察的路径。
第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变化,从这个曲线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我们装备制造业几乎没有竞争力,但是2000年之后陆续我们不同行业,装备制造业开始有了国际竞争力。基于国际实践,装备制造业增长过程当中,它非常需要租赁融资这种模式来帮助它占领市场,扩大市场。这种情况下,租赁公司怎么和国家装备制造业联系在一起,既服务国内市场,还可以服务于国际市场。这是我们今天在畅谈我们一路一带,或者其实简单来说,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全球配置资源前提下,租赁公司怎么融入到战略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扩大市场范围,完整资产的风险,这一块我们大有可为。这个是从三个方面看到了我们这个市场的路径。
二,我们观察到制度这一块,我们大家也在观察,比如法律、会计、税收、监管,这方面国家现在关于融资租赁制度建设基本建完了,当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或者还有他们之间不协调的地方,还有一个再进一步的完善和协调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还需要我们租赁公司在明确自己的方向,我们要什么。这是第二个内容,我不专门说了。
三,我说一下关于政策,因为今天我们的会议是在前海这里召开,我们可以看到自贸区,我体会就是30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再一次改革开放,实际上它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政策将向哪里突破。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因为今天我们在前海,所以我们就来思考一下前海要怎么做。前面我说了它目前来说由于前海建设过程当中,还没有全部完善,如果一旦全部完善,前海给自己融资租赁中心的定位是功能中心,还是名义中心?我们现在大概有300家企业注册在企业,是否需要他们经营在前海,这是一个思路。第二个思路,取决于前海的领导人决定究竟采取什么,即使是名义中心,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如果真的是名义中心,还可以有进一步思路,是基金中心,还是收放中心,换句话说把不同地方资金汇集到本地,支持本地经济发展,还是把本地资金聚集到一起,服务国内其他的省市。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前海的定义有很多可以探讨的地方。我做了一个小功课,发现国内的政策比较多的集中在这些,金融政策、外汇政策、财政政策或者税收政策,实际上和融资租赁特别息息相关的,比如说各个产业政策和融资租赁的结合,或者地方政策的时候,怎么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这两个方面,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我们也在探讨很多的业务创新,比如说今天下午的主题,一个是证券化,一个是P2P和租赁的关系。这两个是非常好的方向,但是有一个前提,它要服务于真正的租赁业的发展,只有服务于真正的租赁业,也就是基于设备资产的融资这样一个方向,未来的路才能持续,否则的话,中间会带来很多的不利地方。这是我的一个简单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最后说我在做什么,比较关注于融资租赁教育,我深刻感觉到国内投资人对融资租赁特别饥渴,但是什么是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经营过程当中需要什么样的环境,特别是一家租赁公司在运营的时候,怎么把它运营管理好,能够无风险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观察到国内整个租赁业非常欠缺的地方,我在一些业内专家支持下,我们一直做这方面的事情,希望没有做租赁业务的朋友学会开展这个业务,希望已经做这个业务的同志们,能够不断向前延伸,使自己的公司具有某一项核心竞争力,最终让我们国家的租赁业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这就是我的期许,也是我的总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