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绿色租赁发展共同体高峰论坛上,由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中信租赁”)、国银租赁、兴业金融租赁和恒鑫金融租赁等租赁公司发起的“中国绿色租赁发展共同体”正式成立,旨在推动共同体成员在绿色租赁业务领域的合作交流,打造产融一体生态圈。
  那么,金融租赁在绿色金融事业中可发挥何种作用?中国绿色租赁发展共同体的成立有何重要意义?中信租赁又是如何探索绿色租赁发展道路?针对这些问题,中信租赁总裁俞子彦回答了有关方面的提问。
  金融租赁拥抱绿色产业
  问:发展绿色金融已成共识,租赁公司在践行绿色金融事业中可发挥什么作用?
  俞子彦:绿色金融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融,金融机构也应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融资租赁在投融资体系中一头连接资产,一头连接资金,具有乘数效应。租赁公司若能深入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做好投融资两端,将对绿色金融事业提供有力支持。中信租赁秉承绿色租赁的理念,在“新能源、新材料、新环境”领域重点布局,既包括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包括污水处理、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产业。
  积极探索绿色租赁业务
  问:中信租赁在探索绿色租赁业务方面有何特点?
  俞子彦:自2015成立以来,中信租赁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战略方向,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逐步开拓。截至今年8月底,中信租赁资产总额499.44亿元,绿色租赁领域累计投放282.94亿元,占总投放44.15%,绿色租赁余额合计240.62亿元,占总余额50.53%。其中,清洁能源领域投放已突破230亿元,业务占比达36%,总装机容量超3GW,业务发展在金融租赁同行业内处于前列。
  绿色租赁业务主要有以下亮点。其一,专业化运营,做精做深绿色租赁项目。中信租赁注重提升资产的投资运营管理能力,逐步将业务模式向经营性租赁转变,从传统提供资金吸收利差的模式转向依靠资产交易和残值处理获得收益,当前已初步建立了新能源电站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拥有投资电站能力,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资产管理运营。
  其二,扶持中小企业,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新能源领域集中的大多为中小企业,中信租赁更关注绿色租赁项目本身。若有优质项目资源,可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资金;若中小企业不具备项目运作能力,可将电站回收进行自有运营或转让,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助力其成长。
  其三,立足长远,强化绿色租赁特色品牌。凭借在绿色租赁领域的优质发展,近年来中信租赁在天津有关监管部门的绿色信贷通报中,绿色信贷贡献度位居前列。2016年下半年在天津45家金融机构中排名第4位。
  强强联手“共同体”谱绿色产业新篇
  问:中国绿色租赁发展共同体的成立将给租赁公司带来何种利好?
  俞子彦:中国绿色租赁发展共同体给聚焦绿色租赁业务的公司提供了经验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既是强强联合、壮大力量,也是凝聚共识、互联互通。借助这一平台,可引导更多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新领域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租赁共同体成员的合作需基于专业、分工这两个前提。绿色租赁领域会涉及到光伏、风电、节能环保等诸多行业、产业和新企业,共同体成员应分行业、分类共同研究和探讨,并发挥出各家优势,实现共赢。
  作为中信银行全资子公司,中信租赁凭借资金成本和客户网络优势,依托“租赁+”金融共享平台及绿色租赁共同体联盟,期望与租赁同业和金融机构通过获客共享、资产交易等方式,实现互惠互利的“共生模式”。在客户渠道方面,通过中信银行在全国的银行网络协助同业进行客户维护,如租后管理、风险监控,并进行共享客户的展业服务;在资产交易方面,凭借平台与联盟建立资产认定、授信条件以及信用风险识别等方面的标准化流程,实现高频资产交易,带动低成本资金流转;同时,也可与联盟的同业进行资产交易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征信、基础法律文本的认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