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实体经济在租赁行业中的定位,嘉宾们一致认为:基础建设板块已经不是(租赁的)主角了,主角担当是中国的制造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才是新的主角。

对产融结合的业务模式问题,嘉宾们认为回归本源制造业是最适合产融结合,向实体提供金融服务的融资租赁商业模式。同时,融资租赁公司应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大直租比例,要真正的去杠杆,向经营租赁转变。嘉宾还表示,在租赁公司服务于母公司的制造板块的同时,集团内的高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也为租赁公司开创了一个蓝海。

对于融资租赁如何服务于高端制造的问题,嘉宾们认为军民融合,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绿色产业板块需要深耕细作。而面对回归租赁的本源的要求,业务部门要做好布局。对待智能产业,应作为核心去挖掘产业,特别是租赁业务创新。例如,智能水务,智能环保,智能园区等,应该优先储备人才,结合已有的技术,实现融资租赁服务高端装备制造。

圆桌嘉宾风采

江铁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斯雄

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周勇

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胡凌

徐州恒鑫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利钧

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彭争光

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沈志刚

招商局通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闫昊

美国设备租赁与融资协会主席 朱迪•施耐德

嘉宾发言实录

郑斯雄:大家下午好!

我们今天这个讨论还是按照常规的,每个人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然后对分论坛就中国制造与租赁担当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前面我们的周总和我们的杨总都专门就这个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两位一个是代表中航,一个是代表航天科技,都是在制造业方面可以说是融资租赁方面的领军人物,接下来我们会来自各个行业的和制造业的行相关的一些企业,根据自己的多年的发展经验和自己的一些情况,对我们的制造业包括我们刚才杨博士说的国际友人施奈德,都会从国际上面,国际制造业怎么样作为一个担当,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郑斯雄,我想主办单位找我来参加这个论坛和我的经历有关,我是2011年开始进入这个融资租赁行业,我是在上海电气租赁做总经理的,上海电气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国内最大的装备制造公司之一。这几天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话题,特别是杨行长说的三个话题,一个是合规,一个本源,一个是专业,我们2011年做融资租赁真的是围绕这三个中心在做,合规,本源,讲到制造业,回归本源制造业是最适合产融结合,向实体提供金融服务的融资租赁商业模式。我们那时候做纺织机械,机床,还有集团做的大型的发电机组,这些都是完完全全的所谓的融资租赁的本源。
 
一路发展过来我们当初我印象很深,昨天大家讨论一个话题叫直租,回租,我们现在也不用真正的直租,回租,我个人的观点现在回租做那么多也是市场的一个所需,也是市场的一个融资租赁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既然市场有这个需求,融资租赁就有必要提供这个服务,大家一直强调回归本源,我们当初2011年的时候整个公司回租比例只有10%,直租的比例90%,到了2014年组建了另外一个企业叫中原融资,正好我印象很深2014年的第三季度,我们的GDP刚刚跌破6.9%,那时候整个市场讲的实在一点,我们既要满足股东的要求,又要满足自己资产扩大,因为只有资产扩大了我们的风险才能降低,所以开始大规模的去做回租。今天正好趁这个机会我们在座的各位,一会儿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和制造业相关的融资租赁的行业,到时候可以谈一下,最后我也说一下广告,说一下我现在的公司,江铁融资租赁,我们是江西铁路投资集团,我们的企业精神有两个,我们是江西省国资委下面的,一个刚才两位发言的嘉宾做的是一样的,我们有一个仰望天空,就是我们虽然叫铁路投资集团,但是我们有两个主业,仰望天空是航空业,我们是江西航空的40%的大股东,我们为什么会成立融资租赁?我们为了配合国家的战略,中国制造2025,同时一带一路走出去,我这个融资租赁公司是在集团海外事业部下面,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江西省的国有企业从一带一路向海外去发展提供一些金融的帮助,所以归根到底最后还是和制造业,我们主要是向制造业,特别是和物流相关的这些行业提供融资租赁的服务。
 
说到制造担当话题太多了,航空业好,轨道交通也好,绿色金融也好,我们张总他们的特点就是绿色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一系列的,我今天不多说了,我把这个话题留给在座的各位嘉宾,我们就从中航周总,大家已经熟悉了,从周总开始,自己介绍一下,大家围绕我刚才说的这些话题根据自己的特色,航空也好,绿色租赁也好,这些大家发表一下意见,看一下我建议大家看一下制造业其实我刚才已经说了,和我们融资租赁其实的本源是非常契合的,但是为什么做那么多的回租,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希望政策上面也好,或者股东的需求度上面也好,怎么样让我们更多的承担为制造,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样一个目的,大家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周勇: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中航国际租赁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金增加到今年的99.78亿,租金资产规模目前达到1100亿,其中3/3/3的分布,三分之一是飞机租赁,飞机有270架,30%是社会行业,几乎涵盖所有的工业企业和行业部门,三分之一是来自于政府和公用事业文化平台,几乎我们涵盖了除了港澳台之外全部的实体,另外一个是船舶租赁,我们的船队超过了100艘,我们的船航行在全球各地。
 
今年我们从规模增长型向规模、质量和效益协同增长型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在于现在的1100亿的固定资产规模中,我们集团的设备、工业企业的占比非常低,我们走的是一条从市场壮大自己,反哺主业的这样一条路,所以集团内的业务尤其是我们高端制造业的航空工业的大量的实体经济的需求,为我们中航租赁开创了一个蓝海,再次也真切希望我们能够和我们其他的央企,其他的国企,其他的任何成分的租赁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拓展产业渠道合作共赢。谢谢!
 
郑斯雄:谢谢周总,前面做了主题演讲,现在又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我们周总是代表央企下面的, 而且是第一批获得内资试点融资公司的,接下来我们的张总是保利旗下的,代表非常大的民企项目的新成立的租赁公司,昨天我们民生银行行长特别说到他们在60%的对公业务是民企的,这几年大家都知道融资租赁对民企的服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支持力度都在降低了,所以我们想请张总谈谈他对这方面有些什么看法,谢谢!
 
张利钧:谢谢主持人,我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是2014年正式向银监会发起的筹备申请,经过两年的筹备2016年4月11日批复,现在正在跟徐工集团做工作,成为我们的第一大股东,占46.7%的股份,谈到制造业和融资租赁的关系我感触很深。
 
2014年作为第一个员工发起筹备公司的时候,我们报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直以来我们践行着服务实体经济,围绕着装备制造业,围绕着新能源,一直在践行着产融结合。
 
国内的租赁公司的业务来看,在苏州的会议上提出来下一步调整结构,加大直租比例,要真正的去杠杆,向经营租赁转变。
  
我认为建设融资业务,从国际来看租赁更多的回归到真实的租赁,有几个场合我提到,租赁当务之急要真正的回归本源,我们直租、回租的比例一直调整,我们更加侧重于围绕着装备制造,围绕着汽车,如果真实的话真正的租赁优势能发挥。公司现在平台也有,基础设施也有,规模都比较大,我们刚开业的时候一个单两个亿,三个亿,今年我们保持在1亿和1.5亿之间,明年降到5000万左右。围绕着产业、制造业、租赁三方面的结合,我们也是全国第50家,也是制造业发起的几家租赁公司之一。明年跟杨总航天科工也正在参与军民融合的项目,我们今年做了一些包括跟滴滴的授权,都是在寻求真实的场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怎么样真正实现产融结合,融资租赁本身还是降杠杆,金融租赁明年围绕着车辆的租赁,降低消费者在车辆采购的时候的成本,我觉得真正服务产业,产业性的租赁公司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我们更愿意围绕着绿色空间,军民融合下一步专业场景的一些产业联手开发市场,今天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郑斯雄:刚才张总讲到了军民融合,胡总是航天科工的一个军民融合的典型代表,昨天晚上杨博士说就在这个厅专门给他们发了一个奖,请胡总分享一下。

胡凌:谢谢郑总的推荐,感谢中航的领导,对他们的产业分析和中国制造和租赁担当的精彩演讲,我们这块航天科工有几个特色,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属于中国制造,我们有一个平台叫做航天云网,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在2017年4月24日,我们跟德国的西门子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我们在德国成立了一个基金,成立了一个公司,主要说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的工业4.0的对接,我们是属于习总书记在2017年7月5日直接见证签约的一个项目,这块在中国制造这块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做国际化的协同制造,这块使命是央企代表国家做的所谓的产业的落地担当。我们航天金租,是2017年4月24日也是个时候获准批复成立的,我们的宗旨就是说我们是以军民融合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这是我们主要的方向,同时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绿色产业这块我们做了一个深耕细作,而且这块回归租赁的本源。六个业务部门在这块做了布局,我们作为智能产业这块作为核心去挖掘产业,特别是租赁业务,目前向智能水务,智能环保,智能园区等储备了人才,这些都跟我们覆盖了全国的700家企业和员工和技术来结合的,主要是以高端装备制造。

我们在煤炭,煤机这块,世界上吨位最大的单体363吨的车是我们的,我们的电动的脚轮的防爆,矿这块2019年跟神华签订1000台,这块也是我们中国制造的担当。

我们的业务三步主要是跟香港上市的宏华集团合作做石油装备,我们有三个比较先进的,一个是宏华集团在陆上钻机这块是世界第一的,现在新研发的对页岩气开采有重大技术升级的叫做压裂设备,这块也是世界领先的,我们今年的压裂设备做了六例,跟中石油,中石化。再一个是石油底驱设备我们也是世界第一,我们是今年年初做的1.46亿,也是跟中石油,中石化合作的项目。我们的业务四未来在合同管理,燃气油机这块,会跟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相关的产业做协同,有机会应该是跟上海电气在燃气机这块他们有很好的研发技术能力,这块跟他们协同做租赁,我们的注册资本是30亿,我们今天投放了将近130亿,我们成立一年半的时间总投放170亿,我们要去拓展一定要跟几位同行做团队,做一些合作的研究,所以说这块需求还是很大的,而且航天科技下面的集团愿意把他的资产20亿做兜底跟我们一起推进。我们的业务五是未来三到五年发射200多颗卫星,现在卫星的业务肯定是新型租赁,昨天跟天津的几位领导也说了,我们到时候优先选择,一颗卫星大概一亿左右的价钱,金融租赁的话做定位,做导航,做互联网的业务,经营性租赁购买服务和销售服务的产值比一亿大很多,生命周期在5-8年,产生3-5亿的收入,我们也想争取跟在座的领导或者是民企做合作服务。我们的业务六是智能制造,再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说通过我们的融资租赁和集团的产业协同,我们把现在目前尚处于中低端的制造业和流水生产线提升出来,解决设备上、管理上的问题,我们定义为智能化改造,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整体智能化改造完了以后,我们做协同制造,把相同的相关的,或者有关联的这些企业联合起来做一个协同。第三步最终我们要打造一个国际化的云制造的体系,云制造实际上就是说我在终端点击需求,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ODM的运营,七天内收到定制的产品,我们打造的国际化的云制造的概念,我们六个部门的产业落地,和智能制造的模型,按照航天科工,我们联合了十大军工央企在这块布局。
   
目前高铁这块我们还没有介入,但是未来航天科工集团我们做飞行列车,这块已经在实验室做了一千公里,但是现在马上要做应用,这块我们在整个制造引发和运用过程中都可以介入的,我们可以发起军民融合,会把这些产品,或者把这些储备的跟大家来分享,未来来共享这块业务。
   
我们在智能制造这块提出三创新的概念,我们今天另外一个主题是租赁担当,我们的三创新,租赁这块密切协同三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装备,大量的研发人员,大量的国际化的协同才能达到技术转型,比如说平台有需求以后,我们认为一切好技术皆为我所用,技术创新的话,比如说芯片,我们每年300亿的设备采购投入,光是航天科工金融租赁公司是不可能承载的,一定是跟同行优化这块,如果延伸到军民融合,十大军工央企是上万亿的规模和需求,看我们怎么来分这个蛋糕,军民融合和租赁联盟这块,在技术创新这块去增强自身或者是国家这方面的能力,租赁这块一定有所为的事情。

管理创新这块,过去的军工企业或者是国资委管理的企业,各方面的管控和要求是很高的,我们大家更多的感受到就是审批比较难,所以我们这块现在国家主导在做整改,已经做到第三批了,我们集团还有我们航天金租也做了协同,一个是把我们的优势军转民,和民品结合的企业拿出来做杠杆,通过航天科工和其他军工央企的财务公司,金融公司我们做股权方面的安排,在企业的孵化过程中我们租赁公司就会对标的企业的设备和未来的生产能力做一个支撑,而且这个比例目前是股权投资的30%-50%,我们的租赁和银行这些债券投资在50%-70%的比例,国企改革的东风,我们在这中间也大有可为。

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我们的央企还有在座的租赁企业后面都有很强的财力背景,还有孵化和运作产业的能力,在军民融合或者在产业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做一些产融结合,或者是孵化,比如说我们有股权进入一个企业以后,背后的集团公司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把这个企业做大做强以后,我们航天科工去收购一些标的企业的话,可以纳入我们的军民融合体系,以军民融合为核心做产融结合,做资本运作还是有很多方法的,未来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支持。
   
郑斯雄:虽然胡总的公司非常高大上,航空科工,但是胡总讲的六个部门都承担了制造业的角色,特别是军民融合,这块蛋糕很大,不管是政策的导向也好,从我们实际的实体经济需求也好,胡总也发出邀请了,在座的下面一些租赁公司可以通过联合租赁,包括今天中午和周总也说起,大家可以通过联合租赁分享制造业这块蛋糕,同时也能够分享一些风险,下面是沈志刚,上海电气的常务副总,我对沈总比较了解,因为我跟他共事好多年,刚才讲到联合租赁,我在中原的时候和上海电气联合做过一单一家民企的风电项目,我们当初一共有1300多个合同,资产60多亿,平均一个合同就是200多万,那是真正的为中小微民企做服务的,但是这么多年过来沈总以前是资产管理部的,其中的甘苦也可以分享一下。

沈志刚:谢谢大家!我是上海电气租赁的沈志刚,参加这次会议因为我感触颇多,又到年底了,各家租赁公司收到会议的邀请比较多,一方面我觉得这个论坛办的比较好,事实上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能学到不少的专业知识,另外郑总也说了,刚才介绍了一些我们的情况。

我的感受我进入租赁应该是比较早的,也算租赁界的老人了,我2000年进入租赁界,这之前做过六年的法官,2000年的时候我进入浙江租赁,我感觉那个时候的租赁,我到了租赁公司别人都不知道租赁是什么,他们认为可能是租赁汽车,房屋租赁,或者什么典当类似的,但是近二十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我们从十几家到了一万多家,资产规模应该说增长了几百倍,我们每年有那么多的论坛,会议,行业的交流我是比较感慨的,从浙江租赁现在是华融租赁了。上海电气租赁,2008年我进入上海电气租赁的,我们上海电气是全国比较大的装备制造集团,我们上海电气租赁2008年成立的时候集团的初衷也就是促进集团,因为我们是装备制造,促进我们集团的销售,这十多年,我2008年进入的,我们公司2005年成立的,到现在13年,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公司始终以促进装备制造,当然了,我们集团的主业就是以能源为主的,以及涉及其他的当时有工程机械,纺织,印刷等等,都是跟装备制造密切相关的,

这十几年走过来我的感触就是如果把它归类起来,我可以总结为三类,我们公司在租赁过程中三类的厂商和支持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的分类:

第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通常的厂商租赁,比较有代表性的跟我们集团之前有几家印刷企业,比如说上海光华印刷,以及上海金泰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机械厂。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不管是印刷机,还是各类的工程机械,面向的是中小民营客户,甚至可以说是夫妻老婆店,他的资金势力不强,就是夫妻两个再雇几个人,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融资难,那么我们集团的装备制造企业要进行销售,我们租赁公司的成立跟他们捆绑在一起,也就是说通过从开始的业务的引入以及业务的调查,以及后期的一些管理,因为我进租赁圈以来一直从事法务为主,现在也是资产和法务直接分管,对这块比较有感触,比如说我们的印刷企业出现逾期,成立了后期管理小组,厂商他们派相关领导,我们这边也成立工作组后期去催收处理,因为厂商租赁的好处在于他有技术优势,后期的管理,包括设备后期的维修方面,我们有租赁专业的法律人才,后期的催收的专业人结合在一起,使得我们这块的业务成为厂商租赁模式的典范,包括刚才提到的上海金泰,上海工程机械厂,后面两家到现在都跟我们保持着业务的合作模式,近三年来后面两家企业也做过了几百个合同,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是近层面的,就是说我们的供应链模式,就是说我们的租赁不是纯粹的给厂商促销,他要卖设备,对方缺少资金,我们被动式的由厂商来提供这种信息,客户缺资金我们提供,这是最简单的,第一种初级模式。我们认为下一步的模式就是高层级的,也就是双方联系更紧密之后有一个互动,也就是说厂商跟我们捆绑紧密以后他所知道的客户的信息,也许下游的客户他购买的并不是他自己生产的设备,但是他把这个推荐给租赁公司,那么我们租赁公司确实有几单都是通过这种模式成功的投放了。

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租赁公司客户比较多,累计下来我们几千个客户的资源,我们如果知道客户在我们的租赁信息范围内,得知他们对我们集团内的一些厂商的相关联的设备有商机的话,我们也推荐给厂商,事实上这块也有成功的几单范例,这个就是一个良性的互动。

第三种现在我们更追求的叫产、投、融,融合模式,并不是仅仅说他推荐给我,我推荐给他一些简单的,比如说今年我们集团有一个环保集团,我们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一个商机,有一个污水处理在北方的一个污水处理,但是他各方面资质比较好,把他推荐给客户,那么环保集团分析以后觉得这个项目比较好,他比较感兴趣,不仅仅是销售设备的问题,他考虑通过他自己下属的企业来联合外面的一些机构专门成立了基金去做一个投资,有计划把这个项目控股,这是一个投资方面的。

还有一方面就是后期他也会把这个项目再向其他对这个项目有兴趣的厂商的业务联系起来,我们的产业、投资和后期的融资,包括我们公司的融资可能其他公司有兴趣的我们可以一起做联合租赁方面的有机的融合,这样我觉得我们租赁其实我就是这么一个感觉,现在我们虽然说有一万多家租赁公司,真正能做规模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可能就是几百家,绝大多数的业务可能都是被人家诟病为类信贷,我问业务部门,我说你们做了那么多的部门和产业,你们的专业的程度体现在哪里?可能飞机、船舶、航空方面,军民融合方面有一定的专业度,但是我们绝大多数做政府平台,旅游、教育,以及其他的现在比较好的,把他归纳为这种周期的,那就变成一种如果说类信贷的话,我们绝对是处在一个劣势,我们在劣势的情况下控制风险取得收益,我觉得租赁公司没有特色,我觉得今天大家讨论的焦点在于促进中国制造和租赁担当,我觉得好像回到租赁的本质,我们贴合国家的战略中国制造2025,这样能够深耕下去找到更多的租赁,能够跟我们的装备制造能够更紧密的结合的,能够发挥我们租赁的真正的意义,这个我觉得才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谢谢大家!

郑斯雄:谢谢沈总,其实中国制造我们现在讲(租赁和)中国制造2025,就是和装备制造,怎么样实现向实体经济倾斜提供帮助,接下来是我们的年轻的少帅,80后的总裁中国康富的彭总,他们是最早1988年成立了,在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三一重工大家都知道是专门做工程机械的,所以我们请彭总分享一下,这边打一下招呼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每个人还有8-10分钟的时间,谢谢。

彭争光:谢谢主持人,应邀参加分论坛很高兴,第一通过两天的学习学到了很多,我是来自中国康富的,我们早期第一批成立的外资租赁公司,能存活到今天也不多,持续下来的确实不多,我们的第一大股东国家电投,是跟国家核电两家央企业合并成立的公司,第二个股东是现在国内排第一的三一集团,装备制造领域几乎都有了。有两个产业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比较好,康富一枝独秀,可能我们在筹资,在发行债务的时候还是很有优势的,我们衍生了一些业务的定位。

中国康富最初是三一集团全资的子公司,我是2005年加入的,当时的厂商租赁,金融租赁,当时做的非常好,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见证了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是签约了设备400多台,管理的合同2万多。

2014年6月30日原来的国家核电跟三一集团按照部署做了一个重组。
   
我们的四大业务板块,第一个是绿色能源,我们也是在国内五大电力公司之一,第一个做光伏的,我们在2014年开了一个创新论坛会,绿色是我们的第一大板块,现在深耕于光伏、水电等几个板块。石油、港口、环保等等领域,装备制造的产业升级,服务于民营经济,我们的直租率50%以上,现在的直租率在30%左右。

第三个板块和第四个板块是拓展的板块,包括医疗健康,服务于消费升级。
  
 这是我们的四大板块,我们一直致力于绿色能源和智能装备制造,希望各位同仁加强合作,谢谢!

郑斯雄:从彭总的发言,刚才沈总一直强调厂商租赁,如果我们要合规,要回归本源,要专业,这一切都是要和租赁公司的专业度是有关的,所以我们要承担起中国制造的租赁担当,这个大家还是要往这方面努力的,接下来闫总是招商局全资的一家公司的经济助理,让他介绍一下。

闫昊:大家下午好,首先抱歉一下,本人从昨天开始发烧一直到现在,状态不太好的话还请多见谅!

说起来我们招商局通商融资租赁比起各位前辈来说是一家非常年轻的行业新兵,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上周刚刚过完两周岁的生日,但是说起我们的股东招商局集团应该说是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知道,1872年中国的第一家商办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家企业,发展到至今管理规模7.5万亿,位居央企的第一位,第二位,我们作为他的一家全资子公司一直是兢兢业业。两年来通过努力发展规模近300亿,其中制造业是我们的主力担当,基本上近50%。

整个的成立之初我们践行一个宗旨叫做服务实体经济,践行产融结合。这个是我们整个的公司的服务宗旨。

说到今天的主题其实我本人是有两点认识,跟在座的各位进行一个分享和交流。众所周知,制造业盈利向好的时候,金融机构会抢着把自己的钱提供给企业用,当盈利不好的时候,企业经营效益很差,这个时候金融机构也会蜂拥而至,他们会抽贷,我们的企业本来还能活下去,但是因为银行的抽贷,一下子企业哄然倒塌,这样的事情触目惊心,这就是金融机构只会锦上添花,而绝不会雪中送炭。

作为租赁行业来讲不具有像银行业金融机构这样的短平快的操作模式,我们平均的业务周期是在五年左右甚至更长,在这样的周期中如果经营不好会使企业经历很大的波动,投放的时候可能经营还很好,但是中间或者收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很差的时间点,所以我们不具有短平快的操作模式。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我们天天担心鞋子湿掉,不如果找一些真正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扶持他,一起跟他经历这个周期,建立这种钢铁般的合作伙伴关系,享受他的好的时候的收益,也跟他共担差的时候的各自的承担。
   
众所周知,由于受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国际油价跌得很厉害,钻井平台跌的更厉害,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里面非常好的企业,去库存,实现每年的起码还要活下去的最基本的诉求就成了当前最重要的目的。基于这个我们成立之初就融合了一些龙头板块进行合作,当整个周期差的时候这些资产本身的价值已经跌到一个相对的谷底,我们现在可以以一个很低的价值把它买进来,通过我们的运营努力又可以把它租出去,虽然是短期租赁,但是却是一个可持续的,这样的话我以一个很低的价格收购了一批很好的资产,实现了稳定的现金流,等到整个行业周期再次上升的时候我可以享受到资产重新估值的收益,我跟企业有一个约定,你差的时候我帮扶你,你好的时候我获得一个额外的收益。当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建立了这样的一种钢铁般的合作关系,他也会很高兴,他好的时候依然会跟你建立一种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深度合作以后再往后越来越难以分开,中国制造也好,中国制造2025也好,更重要的是需要租赁业务,租赁人有这样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这才是应该去做的。
   
第二个我想讲的是整个的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和租赁服务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2008年的时候国家有一个投资,主要是拉基建,保增长,基建是主力军,租赁业务顺理成章的做了大量的基础设施的项目,还是符合国家的战略意图的,我们为中国经济做出了租赁业的贡献,我想这一点应该有一个清醒认识,这是契合国家战略方向的。
  
当前也有各种迹象表明,有新一轮拉动增长已经在开始,但是这次跟之前却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区别在哪里?基建已经不是主角了,主角担当是中国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才是新的主角,既然如此我们租赁业也要考虑的是如何服务好制造业转型升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4G到5G的发展,所有通讯设施的更新换代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4G的设备没法用到5G设备上,5G时代有大的融资需求,云计算行业有大量的服务器的融资需求,包括互联网行业有很多的传感器,终驱设备的融资需求,等等的这些都是我们新的发展的核心。
   
除此之外,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科技运用到租赁服务当中去,其实早在很多年前银行业已经提出一个名词,叫做翻贷,我们租赁一直没有形成体系,完全是原创的,对不对的谨供参考,我们的租赁科技经营,这个东西怎么用呢?现在大量的人工智能也好,互联网业好,大数据也好,这些东西能不能用到我们的风控手段中去?能不能用到我们的客户服务中去?能不能用到营销中去?都值得我们思考,如果不往前走这一步的话终将被时代淘汰,所以这是我们一直在践行的方向,目前我们正在跟一些所谓的智慧港口的一些大型的港口集团在做类似的尝试,最后我想说的是,上一个十年租赁业为中国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下一个十年中国制造如何早日实现中国创造,将是整个租赁业,租赁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担当,这就是我们的使命,谢谢!
   
郑斯雄:谢谢闫总抱病发表演讲,接下来是施奈德,他是美国的设备租赁的现任主席,他也是芭蕾舞协会的主席,所以我们想让他介绍一下。
   
施耐德:首先我想感谢一下各位,感谢一下杨总,也感谢您早期的一些介绍,因为我非常感谢环境和社会责任也是我们整个行业不能够缺失的,非常感谢您的补充,我也想感谢周先生,您来自中航国际,您刚刚说到了我们要鼓励制造业的发展,要支持制造业,如果我们是很大的集团和行业的话,比如说我们现在满足客户深层次的需求,我们光是需要投资银行,还有外汇的需求,还有产品和外汇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的产品走向国际化,所以我刚刚听到的一些主要内容。

现在的话我向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美国市场上看到的现况,再来补充一下首先有三大趋势能够帮助这些金融租赁企业能够满足国内国际的生产商。
   
首先就是关于专属公司,他们像是一家母公司一样的作用,他们如果有了这样的母公司的话是能够和自己的母公司一同协同战略,有很好的背景支持,可以很好的做营销,有更好的销售渠道,对于这些如果有专属公司背景的话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大的优势的,比如说IBM,思科等等公司都是这样的大集团。

第二种类型我们关注的就是有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公司不需要利用他们的母公司,比如说刚才提到的厂商租赁,也可以和这方面有很多的合作关系,美国我们也看到了,他们有可以共享自己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在市场营销方面也进行合作,其实他们的融资租赁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工具而已,那么制造商和第三方的融资公司都可以加入这个平台,这种合作关系其实是互赢的,我们在美国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非常大的公司,他们在充分利用厂商项目帮助自己成长壮大,他们会愿意帮助这样的一些厂商、制造商。

第三个就是我们的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对于资产的渴求,我昨天提到了有更多的兼并活动了,有一些混合公司他们开始愿意,尤其是合资公司愿意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多的利用资本,有一些制造商他们在服务和销售方面发挥了主导的作用,这是新的趋势,我们的银行也开始接触其他的一些投资公司,如果需要一个模式的话比如说我觉得制造商是不是可以提高他们的资本值?然后再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一些营销和市场推广的作用。整体来说我们觉得这是美国的制造业和融资情况的现状。

郑斯雄:时间真得很短,很可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大家互动,好在这个会议手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到,都交换名片,我们不多讲了,再次谢谢各位嘉宾,也谢谢大家参加我们的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