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与重生:基础设施融资租赁与新基建机遇”平行论坛的圆桌环节由华能天成租赁传统能源金融业务部负责人朱海艳主持,沙钢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春松、鞍资(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王文庆参与讨论。
  
  三位嘉宾围绕在新旧基建产业的变局与发展、融合与创新上,租赁公司如何思考转型问题展开了讨论。朱海艳认为绿色基建、数字基建等为租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他建议各家租赁公司结合自身背景、资源禀赋去选择好赛道,以此实现业务的转型和突破。施春松表示公司将在钢铁产业链的细分领域上做好做专,然后才能做大做强。他指出目前新的科技正在替代原有的钢铁成本技术,成为钢铁行业租赁公司的新机会。王文庆认为新基建是未来盈利的一个方向,依托存量业务的外延可以在新基建上寻找到新的业务发展方向。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朱海艳(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来自华能天成的朱海艳,圆桌的主题是关于新基建的布局和旧基建的变局,我想先谈一下旧基建的变局。只要谈到旧基建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基建投资最大的主体是城投,融资约束是整个市场发力最大的障碍。
  
  旧基建变局的“变”是对整个融资环境的调整。之前我们看过一组数据和统计,自2018年以来,整个基建投资的增速基本上保持在4%这样一个较低的水平,扣除了专项债的基金,其他来源基本上都是在呈下降趋势,背后是城投融资的不加强,所以我想请两位嘉宾沿着城投融资政策的演进谈一下对我们的影响,尤其是15号文出台后,融资租赁业务去平台化是否是大势所趋。
  
  施春松
  
  非常感谢参加这样一个论坛,沙钢租赁成立于2020年,相当于刚刚成立,在拓展客户的过程中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城投,也走访了江苏省很多的城投平台。15号文的出台对业务的限制还是很强烈的。
  
  今天先谈基建的问题,我们集团的主业是钢铁,只有在细分领域去把它做好做专,才可能做大做强。我们是建筑类用钢的主业,针对很多住房、装配式的厂房在2020年进行了一个深度的布局,也是主业的一个方向。经过市场调研,全国在2021年有10万栋的高楼在建设,可能会下降到7万或者5万多,同时新的科技在慢慢替代原有的用钢成本,这可能是我们钢铁行业租赁公司的一个机会,谢谢!
  
  朱海艳(主持人)
  
  请王总分享一下。
  
  王文庆
  
  谢谢主持人,谢谢工作人员,谢谢各位嘉宾领导。我简单分享一下。
  
  我来自鞍钢租赁,我叫王文庆,鞍钢整个集团大家可能已经有一些了解,但并不是很深入。2021年鞍本合并之后,整个排名进一步上升,现在排名全球第三、中国第二,整个资产规模超5千亿,被誉为共和国钢铁长子。我们成立于2017年,已经将近5年时间,最初以集团内部业务为主,之后慢慢开拓市场化,也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探索,以同央企和租赁公司合作为主,慢慢在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项目逐渐往产业链上延伸。
  
  我们的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下游包括基建、车辆、工程机械、交通轨道,基建类占比超过5%,近几年提出新基建的概念,新基建也是未来盈利的一个方向。新基建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个是以新发展思想为理念,技术创新为驱动,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主要的功能和服务是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总结起来包括三大方向、三大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
  
  1.通信,如5G、工业互联网、微形网络。
  
  2.新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
  
  3.深度运用大数据,推动变局升级,比如说智慧交通、智慧能源。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推动科技研究、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
  
  每年投资额大概20万亿,新基建占到了7.6%,大概是1.5万亿,里面具体可以分为七个方向,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占到了50%,市场是足够大的。
  
  业务融合方面主要是存量业务的外延。
  
  水电可以跟新基建的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进行融合,可以实现智能远程监控、智能调配、综合运用一体化,现在有很多光伏+储能、光伏+5G、充电桩等,通过新能源的项目可以往储能、充电桩等业务拓展,绑定起来增加业务范围,整体控制风险。
  
  制造行业可以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有机结合,实现整个生产环境的互联、上下游产业的集成,还有一些智能控制等,在这方面可以实现快速响应,高透明化、可视。
  
  另外一块是车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探索的。每个租赁公司的情况不一样,资源禀赋不一样。车辆可以再往外延伸比较广,现在从传统的燃油车到新能源,包括到储能设施,到充电桩,到智慧停车场,还有一些智能的泊车设备等等,这也适合我们租赁业务的开拓。
  
  在新基建上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方向,刚才是依托存量的一个延伸,具体行业列举了很多如何落地的措施,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现在行业竞争很激烈,银行也是在竞争,但我们如何创造适合我们租赁去做的业务?我们就会分这样几个维度,也比较适合租赁的几个特点:
  
  一是重资产、高负债、高杠杆,有适合的租赁物,投资周期长,有足够的市场,市场容量大。
  
  二是有市场机制的基础。
  
  三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不能完全覆盖。
  
  从这方面来看,提到的有集约化、模块化、结构化的新型建筑行业可以作为模块化租赁业务进行探索。比如说一些钢结构的模块,盾构机已经是传统业务了,但是对于钢铁租赁物来说,模具是会有利于租赁业务的发展。资产管理的平台、资产组织的平台,这些可以一家或多家,搭好平台以后跟租赁公司或者租赁公司的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比如说刚才提到的备用件,可以组建一个有经营能力的公司一起合资,对备用件进行融资,这是一个投资量非常大的行业,使用有固定的生命周期,我们以三年周期为限,租给一些大型的设备制造商使用。搭完平台之后我们去挖掘客户,客户找到痛点。另外一个是建模式,模式有普适性可复制,风控闭环可控制,具有租赁的优势,通过直租可以节税,适合客户的需求。在合适的前提下做项目,可以快速地做大规模,简单分享这些,谢谢!
  
  朱海艳
  
  感谢王总的分享,两位嘉宾给我两种感觉,两位所在的公司开展的业务领域主要是围绕着集团所在的行业上下游去开展一些业务的合作,并没有涉及到太多的城投业务,不太涉及到城投业务转型的问题,刚刚王总分享的一些案例,分享了他们在一些新基建领域的实践以及一些方法论的问题。
  
  近几年很多租赁公司都会面临产业的困难,觉得租赁业务越来越难做,难做的点一方面是来自于监管的趋严,一方面是来自整体经济的压力,尤其是对以房地产、城投为代表的基建投资规模的缩减,导致了投资需求的减少,另外一方面是我们现在疫情发散性持续地扰动导致服务业消费的下滑、原材料的供给导致供给侧的升级、整体经济的下行带来了预期的转弱,这三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导致了未来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对利益周期的调节是非常必要的。
  
  在2021年12月10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了要适度超前进行基建投资,尤其是这边有一个“超前”二字意味着在一些领域要做一些提前的布局,满足未来经济的增长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同时考虑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整和调节,所以我想让施总结合公司的实践,在基建的领域还有哪些可以跟大家再分享的。
  
  施春松
  
  展业是越简单越有效的,我们在城投公司的展业过程中,抛开了租赁公司的模式、公司的建设等,我们会告诉城投公司你要什么,我们能给你什么,在展业过程中,至少在江苏省的城投我们是相当受到欢迎,只是我们把城投的项目变成另外的模块。在用钢方面的城市上,不管你是新基建或者是旧基建,只要你是租赁以我钢材为载体的模式,在新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谢谢!
  
  朱海艳(主持人)
  
  非常感谢施总的分享,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今天整个论坛的圆桌环节在时间上做了一个压缩,简单地把两位嘉宾的观点再总结一下。
  
  今天在会场上讨论这样一个新基建和旧基建的问题,两位嘉宾提到了因为政策的调整对于城投业务的融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很多公司在想如何转型。
  
  转型过程中新基建的方向包括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基建以及数字经济、数字基建,为我们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我也是呼吁、建议各家租赁公司结合自身的背景、资源禀赋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赛道,带领自己的公司去实现业务的转型和跨越。
  
  感谢嘉宾的参与,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