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售后租回交易的定义
二、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
如果售后租回交易形成一项融资租赁,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予递延,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P450【例21-6】沿用【例21-3】,假定20×2年1月1日,A公司将一条程控生产线按2600 000元的价格售给B公司,该生产线20×2年1月1日的账面原值为2400 000元,全新设备未计提折旧。同时又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将该生产线租回,该合同主要条款与【例21-3】的合同条款内容相同,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1)卖主(即承租人:A公司)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判断租赁类型。
根据【例21-3】,可知该项租赁属于融资租赁。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即融资费用分摊率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同【例21-3】。
第二步,计算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售价-资产的账面价值
=售价-(资产的账面原价-累计折旧)
=2600 000-(2400 000-0)=200 000(元)
第三步,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同【例21-3】,见表21—1)。
第四步,在折旧期内按折旧进度(在本例中即年限平均法)分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见表21-4)
表21—4 未实现售后租回收益分摊表
20×2年1月1日 金额单位:元
日 期 |
售价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摊销期 |
分摊率 |
摊销额 |
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
(1)20×2.1.1 (2)20×2.12.31 (3)20×3.12.31 (4)20×4.12.31 合计 |
2600 000
2600 000 |
2400 000
2400 000 |
35个月
|
31.42% 34.29% 34.29% 100% |
62840 68580 68580 200 000 |
200 000 137 160 68580 0 |
*参见表21-2中的折旧率。
本例中,由于租赁资产的折旧期为35个月,因此,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的分摊期也为35个月。
第五步,账务处理。
20×2年1月1日,结转出售固定资产的成本: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00 000
贷:固定资产 2400 000
20×2年1月1日,向B公司出售程控生产线:
借:银行存款 26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400 000
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经营租赁)200 000
20×2年2月28日,确认本月应分摊的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售后租回损益(经营租赁) 5712.73(62840÷11)
贷:制造费用——折旧费 5712.73
其他有关会计处理(略)。
第六步,财务报告中的列示和披露(略)。
(2)买主(即出租人:B公司)的会计处理。
20×2年1月1日,向A公司购买程控生产线:
借:融资租赁资产 2600 000
贷:银行存款 2600 000
其他相关会计处理与一般经营业务的会计处理相同,此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