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可做不可做,我的习惯第一时间不是看财务数据,而是看股权结构。

  最近闲来无事,在这里写一篇小的经验总结,送给刚入行的新手们。当然也欢迎租赁大佬补充。

  下面我就一种一种地说:

  1.最简单的股权结构,一个或者几个自然人

  比如这种的。

  如果你最后穿透到股权,是几个自然人,那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考虑担保结构即可。一般的公司都会要求至少担保人加起来拥有的股份要超过50%。但有些松的,只需要实控人入担保结构即可。

  特别的,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比如有三个实控人,各占33%,或者实控人20%多,其他自然人(尤其是非亲属)加起来远高于实控人。

  这种情况一定要跟客户问清楚,是否存在代持,是否权利是分散的,实际控制人有没有绝对的控制权。

  因为很多企业初创时,都是几个合伙人一起干,股权占比都差不多,名义上有个管事的人。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其中最强的人慢慢就会把股权收回来,成为绝对的控制人。但是有些企业可能收不回来,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个人认为是需要把所有股东全部拉进来的。之前忽略掉了这一点,还被风控怼过。

  2.顺着上面说,股权中的代持协议

  我做过一些有代持协议的企业。有代持协议不是不能做,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项目都是砍额度砍期限的。

  为什么会有代持协议呢?

  因为一些老板,可能是上市公司高管,可能是国企央企在职领导,可能是外籍华人,也可能自己存在涉黑、涉赌的情况,或者把自己的一些股权卖掉换钱(比如你企查查上看到的实控人持股56%,实控人可能把10%的股份私自卖出去了,自己给别人代持,反向操作),或者是逃废债企业转移资产等等。

  反正各种理由吧,不能自己拥有公司的股权,反而让底下的员工进行代持。

  这种情况最头疼的是,几乎真正的股东是不会进担保结构的。那对于风控来说,担保结构弱化,额度期限都会自然而然砍一刀。

  因为融资租赁的宗旨就是你在租赁期内没事就行,所以不是有了代持就不能批,或者没实控人担保就不能批。

  面对这种情况,客户经理的尽调一定要仔细,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你的风控。

  ①确定真正的实控人,代持协议要让风控看见(如果客户不提供,那就现场看),最好能见到真正的实控人进行访谈;实控人背景强大其实是好事,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比如他是上市公司高管,这个公司是体外公司,就是靠着上市公司的关系获客的。那只要这个上市公司没问题,这笔业务就没问题,反而是个亮点。但如果背后的股东神神秘秘的,就一个普通自然人,看不到什么企业任职啊、政府任职啊,你非要说这个自然人实力强大,那谁都不信。

  ②公司的生存逻辑要强;就如上面我所说,比如是上市公司的体外公司,有上市公司帮忙输血,那就没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很强的生存逻辑,而是一种新赛道的创业,那就有些危险了。可以看成是实际股东的一次冒险创业,风险还是蛮大的。至于是不是逃废债,我下文会说怎么区分。总而言之就是,代持就是一种瑕疵,给风控的印象就会不太好。所以你要尽量从其他地方找补,让风控加速的心跳稳下来,紧蹙的眉毛舒展下去。

  3.员工或非员工集资

  遇到这种的,基本就是这个类型了。你点进去看,里面有大量自然人。

  有些民营企业,融资手段没有那么多的,这种时候就会跟员工借钱或者外面的人借钱,成立这么一个有限合伙公司。

  基本都是明股实债。

  明确对明股实债作出定义的是中基协。2017年2月13日,中基协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中,对明股实债定义为:“名股实债,是指投资回报不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不是根据企业的投资收益或亏损进行分配,而是向投资者提供保本保收益承诺,根据约定定期向投资者支付固定收益,并在满足特定条件后由被投资企业赎回股权或者偿还本息的投资方式,常见形式包括回购、第三方收购、对赌、定期分红等。”

  在融资租赁中,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按如下方式处理

  ①计入刚性负债,并且抽查明股实债协议,对明股实债每年的利息支付进行抽凭

  ②明确退出机制、退出期限,避免有债务集中刚兑的情况发生

  ③尽可能明确股东的相关身份,最好的情况是没大有外面的股东,都是自己的员工,这样在企业不好的时候,员工有顾忌,挤兑的风险低一些。

  一般根据我的经验,明股实债最低的利率在7%,最高在12%,一般情况下都是10%左右。你可以从账套中的其他应收/其他应付中找到(有些企业账套没有重分类,未必在其他应付中)、你可以在企业的应付利息、财务费用等科目中找到、你可以在企业提供的银行流水中找到(搜索相关数额,搜索相关人员名字,倒看银行流水)。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影响批复,只要能核清楚就行,确保这方面不存在不透明的隐形负债。

  4.战略投资

  战投这个事情就复杂地多。小赵不是做私募基金的,只能根据项目经验简单地聊聊。

  私募基金这个事,前些年还是比较火的。

  当时是上市热,国家鼓励直接在一级市场融资,也成立了很多政府基金,比如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又成立了北交所,2020-2022年这三年,我就这么说吧,我去任何一家企业,别管多大规模,都有上市梦。小企业就冲新三板、新四板后来是北交所。稍微大一些的就是A股、创业板等等。

  所以,那时候很多企业都引进了战投。

  战投,通俗一些讲,就是先让你白嫖,再要你的命。

  比如我小赵开了一家企业,每年净利润都是上涨的,我飘了,想财务自由,那现在我想上新项目,想冲击上市,但是没钱怎么启动啊?

  用银行、租赁?那不行,那资产负债表就不好看了,而且财务费用是实打实的成本,每年都要掏钱的啊。而且我现在还没上市呢,银行这些金融机构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谁愿意来帮我雪中送炭啊。

  这个时候,战投找到了我。承诺给我1个亿,并且3年内无需还本还息,就占你一部分股权。

  正当我感动地稀里哗啦,想给对方唱首歌的时候,对方说,诶,你先别着急。有条件的。

  你看,我们投资你,是为了未来的收益,就是你上市以后,你的PE估值是翻倍的,我们有得赚。但是如果你上不去呢?你是不是得保证我的权益?

  那我们签一份对赌协议吧,就是回购协议,如果你未来可以上市或者利润达到某个指标的时候,我们皆大欢喜。如果你达不到,那不好意思,你得把我这里的股份回购过去,这个1个亿我就当借给你的,连本带息你还给我就行,就按照年化10%吧。什么?到时候没钱咋办?没关系啊,你就把你的股权贱卖给我还债呗,到时候也不解雇你,你就继续当管理,不过只能是职业经理人了。

  但对于一些实力不是很强的企业,很有可能就直接抽死。所以,各家风控对战投中的对赌协议是相当谨慎的。

  因为上市之前有规定,不准有对赌,但是还有抽屉协议啊。去年,小赵就做了一家企业,老板把对赌协议拿出来了,说,你看,我们签字了,前年就解除了对赌。

  但是我的信审坚持说,肯定有抽屉协议,小赵你看,你手里有4.8亿,你不理财不炒股甚至都不存银行吃利息,你就无条件给他家了,赌他家上市?你是傻13吗?

  但我反问,那我怎么证明他们家没有抽屉协议呢?该给看的不该给看的,客户都拿出来了,有没有对赌我无法证明啊?

  那就按有抽屉协议来看咯。

  我:

  所以根据我的经验:

  ①对赌如果刚开始,那就完全可以切入,因为战投一般都是3年起步,现在的融资租赁一般都批2-3年就不错了。

  ②对赌要到期了,那就可以往后适当地延续半年,因为对赌的触发跟债权不一样,没那么刚性,也不上征信。但是这个半年,你的信审认不认,看人了。

  ③对赌如果都是当地政府基金或者国家基金,可以默认为国家不会抽死这些企业,可以解决。但是还是看项目质量。如果项目自身资质就不行,信审也不认的。

  ④对赌如果金额小的,现金流盖得住,可以直接当支出从现金流中扣出去。

  ⑤如果触发了对赌,也不是完全不能做,还是那句话,实质重于形式。就比如说,触发对赌了,但是这个企业完全是因为目前市场行情不好才导致没有完成规定的利润指标。但是这个企业还是行业龙头,这个时候私募基金也不是傻13,就要把这个企业抽死。一事一议。

  5.被执行人、限高、逃废债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对于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来说,被执行人、限高都是暂时的,不是说不能做。就看当地政府救不救,有没有接盘侠了。

  小赵从2020年开始做融资租赁,然后当时很多企业都是挂着限高、被执行人,但是真正倒下的都是小企业,大型企业基本都能慢慢地缓过来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山东万达了,这不远东年初就砸进去一个亿。虽然远东的这个批复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但是也从侧面说明山东万达的财务状况好了很多。之前一直说人家要倒闭了,这不也活的好好的。

  还有小赵接触了其他几家大型企业,那真的是以前狗路过了都不撒尿的那种,现在你IRR高于6,直接不见你。

  然后就是逃废债。

  什么是逃废债企业?

  有能力履行债务却不履行,通过其他方式规避债务从而诞生的企业。

  说人话就是,某家企业不行了,这个时候老板不想着还钱,而想着怎么跑路。

  比如,让公司下面一个高管开家公司,然后把公司所有资产都以低价出售给这个公司,然后把所有人员都开除掉,然后新公司再把这些员工招聘进去。

  这样的话,债务就留给了原来的壳子,而公司还能继续运转下去。

  这只是比较简单的方式,更复杂的那就可以说很多了。但是逃废债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安心跑路了,要相信金融机构这些债权人的强大法务。这里不展开多说。

  如何判断逃废债企业?

  ①当地银行政府你得熟悉,问一问就知道是不是逃废债了

  ②股权结构特别简单,成立时间短,就是冷不丁地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公司,且客户说不清历史沿革。

  ③如果一个企业的母公司,其没有实质的生产经营,但是却承担了集团的主要负债,那这个主体可能就是逃废债以后或者为逃废债所准备的。股权结构上,是不是母公司,是不是子公司、分公司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效资产与实质经营在哪个主体。

  现实里,我碰到敢做逃废债的,就一些比较头铁的租赁公司,比如远东、仲利、君创等。逃废债企业一般也很好识别,做事情一定会留痕的,如果你是金租或者偏严格的商租,建议不要碰这类企业,静静等待其洗白洗干净。要不费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