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由中国租赁联盟、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和天津租赁联合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25上半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进入2025年,中国租赁业政策不确定、监管体制不健全的大环境有所改善,行业发展总体呈现平稳态势。
从企业总数看,全国总数约为7020家,较上年底的7351家减少约331家,降幅为4.5%。其中:金融租赁,因西藏金租被注销金融许可,减少1家,为70家;内资租赁,没有新的增减,仍为450家;外资租赁,仍有一些外资租赁企业退出市场。截至6月底,全国外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6500家,比上年底的6830家减少约330家,下降4.5%。
从业务总量看,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54240亿元人民币,比2024年底的54600亿元,减少约360亿元,降幅为0.66%。其中:金融租赁,约25200亿元,比上年底的25190亿元增加10亿元,增长0.04%。业务总量占全行业的46.46%;内资租赁,约20740亿元,与上年底持平。业务总量占全行业的38.24%;外资租赁,约8300亿元,比上年底的8670亿元减少约370亿元,降幅为4.2%。业务总量占全行业的15.30%。
据国际租赁联盟组委会、中国租赁联盟、租赁联合研究院统计,截至2025上半年,世界租赁业务总量约为39400亿美元,中国业务总量约为54600亿人民币,按6.9:1的平均汇率测算,折合7861亿美元,约占世界租赁业务总量的20.3%,比上年底的21.5%,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租赁联合研究院院长杨海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进入2025年,各个租赁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租赁业都在继续增长,只有中国租赁业仍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租赁大国。国家和相关地区行业管理部门对此应予以了解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