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由中国租赁联盟、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租赁联合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25上半年天津租赁业发展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进入2025年,在全国租赁业仍处于政策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天津租赁业继续保持总体平稳发展。

  从企业数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底,天津市租赁企业数量共1253家,占全国比重由上年的18.0%降为17.9%,下降0.1个百分点;从业务总量看,金融租赁和内资租赁略有增加,外资租赁企业继续减少。

  从业务总量看,截止2025上半年,全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205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的20550亿元减少约20亿元,降幅为0.10%。其中:金融租赁,约947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的9450亿元增加约20亿元,增长0.21%;内资租赁,约646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的6450亿元增加10亿元,增长0.16%;外资租赁,约46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底的4650亿元减少约50亿元,下降1.1%。

  从业务总量的全国占比看,截至2025年6月底,天津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占全国比重,由上年的37.6%上升到37.9%,提升0.3个百分点。

  从业务总量的世界占比看,据国际租赁联盟组委会,中国租赁联盟、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租赁联合研究院综合国内外有关资料测算,2025上半年,世界租赁业务总量约为39400亿美元,天津业务总量以6.9:1的平均汇率折算,折合2975亿美元,天津租赁业务总量约占世界租赁业务总量的7.6%。

  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租赁联合研究院院长、天津市租赁行业协会原会长杨海田对媒体说:在全国租赁业仍处于下降的形势下,天津的整体平稳发展态势,实际上在起着风向标和压舱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