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动创新“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模式,系统整合银行、保险、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机构等各类金融业态,探索落地“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模式,成立“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通过建立“内部+外部”会商机制,优化“流动+定点”服务机制,完善“规定+自选”评估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含融资咨询、投资辅导、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详情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广东是科技创新高地,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强化政策指引与资金支持,通过建立跨部门协调、特色领域小组、典型案例征集与推广等三项机制,聚焦“三个进一步提升”,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用好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提额扩面政策,加大政策宣贯与工作督导力度,激励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增量扩面。截至2025年6月末,广东金融机构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牵引带动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贷款签约金额2051亿元、贷款余额578亿元,均居全国前列。探索“认股权+贷款”业务,指导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东莞银行、顺德农商银行、梅州客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将认股权模式与信贷融资深度融合,通过明确创新业务模式、精准筛选服务企业、发挥央行资金激励作用,成功落地“再贷款+认股权+贷款”业务,并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进行登记,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粤科融”支小再贷款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初创科技企业抵押物不足、融资成本高、过早稀释股权的痛点堵点,探索将认股权后续收益平衡前期银行授信风险,实现银企互利共赢。扎实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科汇通”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跨国科技型企业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务等政策,推广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综合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科创主体融资需求。

  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精准度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推动金融机构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谱系。在科技成果研发投入阶段,创新推出“科技人才贷”“科技研发贷”,将科技型企业人才和研发投入情况作为授信或增信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广“前期贷”,破解科研项目建设前期由于“四证”不齐全导致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难题。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阶段,创新推出技术入股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技术合同融资模式等,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商标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和广东首笔“中试贷”等产品。在科技成果应用生产阶段,创新推出“创新积分贷”“评级贷”“信用分挂钩贷”等信用贷款产品,并结合企业增资扩产、技术迭代升级等需求设立“科技易贷”“设备购置贷”和“技改支持贷”等产品,在信贷准入、项目评估、审批、放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协同性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动创新“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模式,系统整合银行、保险、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机构等各类金融业态,探索落地“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模式,成立“股贷担保租”联动服务队,通过建立“内部+外部”会商机制,优化“流动+定点”服务机制,完善“规定+自选”评估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含融资咨询、投资辅导、保险担保、融资租赁等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目前,东莞、佛山、河源、梅州、汕尾等14个地市已落地该模式,联动服务队联合为超7700余家企业“出诊”,提供各类融资金额约700亿元。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继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一是持续强化政策资金精准滴灌,丰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运用场景,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持续推广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探索建立“认股权贷款”金融服务标准,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精准度。三是深化部门协同和融资对接,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粤科专项贷”产品库,推动扩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政策覆盖面,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