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美国威蒙积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晓麒与记者的对话实录:
记者:非常感谢现场各位来宾的继续聆听和陪伴,开始这场论坛之前先感谢上一场论坛的主持人腾讯的王秋凤总监,以及刚才分享的六位嘉宾。与此同时,代表这场论坛正式祝贺腾讯汽车(微博)频道新能源频道的正式上线。接下来进入这场分论坛。
刚才嘉宾分享了“大势”,我们在这个环节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座各位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各位相信什么?第二个问题,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各位最大的恐惧和焦虑是什么?第三个问题,为了这样的焦虑和恐惧,你们正在做什么?即将做什么?
王晓麟:我们公司成立五年,这个公司是属于“妈妈比儿子小得多”。我们有四个全资子公司都是几十年的历史了。刚才论坛讲了很多产品的路线,很坦诚的告诉大家,直到今天我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决定,就是这个公司将来采取什么样的产品路线?一方面我们在高性能车上提高新动力,在电动车上我们走过增程式,走过纯电动车,今年8月份推出了416,是对特斯拉的升级版,特斯拉卖8.5万美元,我们卖到14.5万美元,是高性能的纯电动车。同时也做低于2万美元城市电动车,续航能力只有70公里。
我觉得电动车上有电池的瓶颈,下有充电桩的瓶颈,我们夹在中间夹缝中生存很困难,所以我们的电动车不需要充电桩。
反倒是这个不到2万块钱的小小的电动车在美国销量不错。去年被纳入美国国防部的供应商,今年被美国几个州的警察局纳入供应商体系。
我觉得“破局”不能依赖于高端的,要摆脱燃油依赖性,真正保持住“APEC蓝”,真正需要让电动车走入千家万户,价格10万以下的电动车会成为一个主要的方向。
我们公司也做高增程式的电动车,我们今年也试图收购一些公司,也许增程式是一个发展方向,不管是增程式还是纯电,总而言之,价廉物美是一个真正的破局。
另外,我本人是搞金融出身的,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补贴,补贴只是短期的。任何一个车只要做到补贴没了你还能站得住,这才是根本。我们国内车企其实不光是依靠补贴起步,其实有非常多的金融手段。比如资产证券化,如果发改委给我们一个政策电池租赁可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融资,我们的车价马上降低一半。现在我在美国做的是卖车、租电池,一个月电池租赁费用120美元,把五年电池租赁打包,在45天之内做证券化把所有电池的成本全都收回来了,并且在电池上利润高于整车。在国内现在国内发改委加入进来了推动新能源的发展,证监会还没有,希望这方面多多加强合作。
记者:物美价廉其实跟电动车的高技术成本是相矛盾的,来自于物美价廉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到底在哪里?
王晓麟:我觉得不矛盾,新能源汽车将近30%到50%的成本来自于电池。如果把电池跟车分开买,卖的是车,电池是租,每一个月租赁费用跟汽油费用差不多。这时候对于车厂来讲最大的限制是现金流,因为买一个电池比如8000美元,租五年才能把这个钱收回来,你有很大的经济上的压力。如果证监会开一个口子,电池租赁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那么在美国来讲45天之内可以迅速把上万个电池租赁的租赁合同打包发行债券,在几十天内就会把电池的钱全部收回来了,还有利润。这个时候对于消费者来讲,买一台电动车可能要20万,现在只需要10万块钱,租赁费用相当于油钱,可以算的比油价还低一点,并且不受油价上涨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高科技含量可以加入进去,费用也增加,另外我们把费用转嫁到资本市场了。
记者:如果资产证券化是解决现在所有困境很好解决方式的话,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做?
王晓麟:十年前我是做金融的律师,我来中国推动过参与了中国建行开发的第一单资本证券化。接下来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所有结构性的金融产品在中国被停下来了。
今年一个很好的势头,房地产信托已经开始了,资产证券化也开始了,其它的结构性金融产品也在全面开始。没有人想到汽车租赁和电池租赁也可以通过结构性金融租赁去做。如果汽车可以一起推动顶层设计的话,我想可以给所有的汽车公司、新能源公司破一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