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珠海航展期间,霍尼韦尔发布第23期年度公务航空展望中文版报告,预测未来10年行业年均增长率将达4%。报告预测2014年至2024年间全球将交付多达9450架新公务机,总值达2800亿美元。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公务与通用航空总裁Brian Sill表示:“考虑到多款新机型的推出,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预计2015年公务机交付总量仍将稳步上升。”

  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亦显示,公务机整体采购预期降低。霍尼韦尔自2011年起重点关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增长情况,2013年,42%的受访者表示有采购计划,这一比例今年降至29% ,但仍高于全球23%的平均水平。

  这一现象在中国表现得尤其明显。自从去年开始,受限制“三公消费”影响,公务机市场就迎来了寒冬,公务机订购后遭遇客户取消或者推迟交付的案例屡见不鲜。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此前对记者指出,公务机市场自从去年以来飞机订单的违约率大幅增长,不少客户出现了取消订单或者延迟订单的情况。

  “事实上,这几年公务机行业虽然一直在增长,但行业盈利状况并不好,国内公务机企业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民生金融租赁副总裁、飞机租赁事业部负责人乔凯此前公开表示,宏观经济形式不乐观,对公务机销售带来影响,原来每年30%以上的增速放缓,出现明显下滑。但他同时强调,尽管市场增量明显下滑,但整体容量不会放缓。“2013年民生根据市场需求批量采购了一批公务机,以湾流飞机为主,集中在2014~2018年交付,每年约交付十几架,对目前公务机销售没有太大压力。”

  据记者此前统计,截止到2014年3月份民生租赁的公务机规模达到了170架,这还没有包括它在今年4月份订购的60架湾流公务机。面对公务机市场的寒流,民生租赁选择了“内部消化”,与民生租赁变相持股的公司民生国际通航签署100架公务机的协议,打造“民生公务机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