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当前,深入探讨融资租赁以产融协同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有质增长,恰逢其时。一方面,全球环境复杂严峻,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另一方面,融资租赁监管规则职责划转银保监会,国内融资租赁产业也面临着回归租赁本源、融资融物相结合、创新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机遇。
  作为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工具,融资租赁是以“物”为载体实现资金融通的新方法,其本质就是基于设备的资产融资。通过产融协同,充分发挥出促进产品销售、贴近中小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拉动社会投资、推动技术革新、助推制造企业经济转型升级、整合资源、创新商业模式等功能优势。
  贴近中小企业 服务实体经济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结构性问题,是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已难以满足“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融资需求,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远不能满足。融资租赁以灵活的交易结构、相对较低的综合成本和较长的期限优势,可较好地满足中小民营客户的中长期融资需求。
  以中集租赁为例,其厂商背景和战略定位决定了“直租模式+中小客群”的业务特点,典型的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既可以缓解企业购置大型设备的资金压力,较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直租模式能够控制资金流向,切实防范资金 “脱实向虚”,高度吻合当前金融“严监管、防风险”的政策要求。
  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竞争是基于商业模式的全价值链竞争,融资租赁正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这一商业模式变革的“发动机”。融资租赁对制造产业的产融协同,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需求,亦有多层次、多维度、丰富的呈现。
  一是以金融手段促进集团制造产业板块产品和服务销售,提升周转和经营效率;二是整合内外部资源,作为总包服务商,为制造产业集团战略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三是以延伸产业链、打造生态圈等方式,推动装备制造集团商业模式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
  融资租赁来源于产业,也贡献于产业,不仅为客户提供融资融物服务,更重要在于其对集团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成为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集团业务转型升级重要抓手。如中集租赁,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团“制造+服务+金融”商业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团内外部资源的重要整合者,也是推动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融资租赁是连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天然的粘合剂,其以设备租赁物全生命周期使用价值为核心,在制造端关注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并以金融支持方式促进销售,在服务端关注设备租赁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营使用以创造客户价值。因此,融资租赁能以设备租赁物为桥梁,沿着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先进制造业与产业价值链前端高端设计、后端维修维护全生命周期服务无缝融合。
  中集集团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明确了“制造+服务+金融”战略愿景,中集租赁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融合粘结作用。首先,中集租赁本身从事设备金融,成为终端客户的增值服务提供商,是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其次,中集租赁为客户量身订做设备需求,通过外延并购,整合产业链前端资源;再次,在产业价值链后端,中集租赁依托经营性租赁,为终端客户提供维修维保、咨询培训、二手设备、翻新更新等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
  另外,中集租赁依托中集集团全球化经营网络和客户资源,在开展海外业务、整合全球资源、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享有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亦有利于提升效率,促进金融创新。
  提升专业化差异化经营能力
  从国际经验看,在英美等融资租赁业发达的国家,经营性租赁占主导地位,而融资租赁业务本身,也是以设备租赁物的高效租赁运营得以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未来,我国也将朝着经营性租赁发展,目前行业龙头企业正在向经营性租赁转型。因此,扎根产业、具备优秀的资产运营、管理和处置能力将是租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集租赁通过直租业务模式,积累了深厚的产业理解能力、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租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现阶段,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已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平稳增长,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改革的深化,未来几年租赁行业也将会经历整顿、洗牌的过程,只有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在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