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紧紧围绕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全市地方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26日下午,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组织召开2024年度广州市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工作会议。广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赖志鸿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各区金融工作部门、各有关行业协会以及各企业负责人约320人参加会议。

  赖志鸿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2024年广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63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进出口总值保持“双万亿、双增长”势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4.7亿元,较好支撑发展大局,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市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金融业作为广州经济的重要支柱,过去一年实现增加值3049亿元,占GDP比重9.8%,跃升为第三大支柱产业,新增各项贷款余额4500亿元,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他强调,2025年广州将围绕金融强市建设目标,在四个方面重点推进地方金融发展与监管工作:一是要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二是要深化服务创新,赋能实体经济;三是要完善监管体系,严守风险底线;四是要优化生态体系,激发市场活力。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负责同志通报了2024年度全市地方金融组织行业发展和监管工作情况,并部署2025年行业监管工作。一年来,广州辖区地方金融行业发展稳中有增,截至2024年底,全市获批取得资质或纳入监管名单的地方金融企业共计413家,全年实现增资共计47.73亿元,资产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推动成立广州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完成组建广州担保集团,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规模连续六年保持平均增长率超20%,成功推动落地13个首创首单项目案例。开具全省首张涉地方金融组织的罚单,行业风险总体可控。2025年,全市地方金融行业将聚焦强党建、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四大任务,着力服务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加快建设金融强市。

  越秀区、天河区、南沙区有关负责同志汇报了辖内地方金融组织发展情况,以及履行属地监管职责、落实规范整治工作、推动相关业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广州圆通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广州盛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广州市长寿典当行有限公司、科学城(广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铁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地方金融企业代表也在会上介绍企业经营情况以及合规展业情况,表达了将继续严守监管红线,通过“合规+业务”双轮驱动,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与有效性。

  为推进全市地方金融组织“强监管、促创新、优生态”,通过“案例示范+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三大举措,全面激发地方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动能,会议现场发布了“广州地方金融组织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十大典型案例”,精选1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金融服务案例,涵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彰显了地方金融组织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精准性和创新性,为地方金融组织行业树立标杆。会议同步举办了金融纠纷联调工作机制签约仪式、广州地方金融构建人工智能金融应用生态启动仪式以及广州市地方金融组织高管测评系统上线仪式,构建多元解纷机制,优化金融法治环境,打造智慧金融生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提升地方金融组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更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接下来,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金融系统工作会议有关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等系列要求,主动融入“12218”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工作,抓好地方金融监管主责主业,防范化解风险,为推动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