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央行在《二一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来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功能,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融资体系建设是实现金融支持功能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融资要素市场建设步伐,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努力提升融资服务水平,对于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工作中,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行分类指导,夯实融资主体。应加快推进企业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协调不同股东间的利益冲突,积极发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功能。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坚持创造公平规范的市场准入环境,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一切产业和领域,充分享受国民待遇。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外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充分整合资源,完善与规范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增强融资平台公司实力。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研究制定宏观分类指导和管理政策,尽快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壮大融资中介,发挥桥梁作用。应继续深化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强化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继续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努力实现政策性金融政策性与效益性的统一。切实避免地方政府对地方类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促进地方类金融机构健康发展。促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发展。强化保险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和风险内控能力,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提高资金运作水平。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此外,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引导,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配套协作的机构格局。同时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融资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服务机构间公平竞争,倡导诚信执业。在积极发挥各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审慎探索产融结合的新模式。

  三是间接直接并重,创新融资工具。要引导信贷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支持扩大内需,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在继续用好传统信贷产品的同时,大力推广内外部银团贷款、供应链贷款、仓储抵押贷款、林权质押贷款、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新型信贷品种。要完善上市工作推动机制,积极培育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鼓励已上市公司采用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配股和增发等方式进行融资。鼓励企业主动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通过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工具进行融资。努力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积极利用保险基金和社保基金,鼓励各类基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利用新型融资工具。大力发展信托融资,积极推进融资租赁,深化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利用BT、BOT等项目融资方式,稳步推进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引导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剥离等多种方式做优做强。

  四是创优融资环境,提升融资服务。要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以企业信用为核心,以个人信用为基础,以社会中介机构为载体,全面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培育信用文化,强化制度建设,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各级政府、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四方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及时沟通项目信息,加快项目前期进度,引导金融机构及早介入。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培训项目,培养企业管理者和各级政府官员的融资意识,提高利用金融手段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强化银证保合作力度,提升融资服务水平,为企业和居民提供集信贷、结算、汇兑、理财等“一条龙”的优质服务。

  五是强化融资监管,保障融资安全。应完善“一行三会”的部际联席监管协调机制,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完善国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制定集团客户关联企业识别标准,加强集团整体信息的调查分析,有效落实担保措施,防范关联交易贷款风险。规范各级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行为,防范和化解潜在的政府财政风险。加强民间借贷监测分析,制定风险突发的解决方案,有效应对民间借贷风险。要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为,提高金融案件胜诉执行率,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