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分析的主角是安徽燕龙基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地在安徽,办公地在上海。
为什么我们要分析这家公司,因为其主营业务涉及光伏玻璃,属于新能源制造,且江苏金租、苏银金租、北银金租、长江联合金租、皖江金租等多家知名金租深陷其中。今天我们以剥丝抽茧方式来揭开其神秘面纱,好让租赁同仁攒攒经验,未来尽量不踩雷。
燕龙基集团创立于1992年,是一家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废旧物资经营业务(五废三旧综合回收),兼营成品玻璃销售、纯碱贸易、港口物流运输、房地产开发等业务。集团总资产达10亿多元,年营业额将近20亿元,业务遍及华东、华南和华中各省市。业务范围如下:
(1)废旧物资回收方面:2002年集团在上海市闵行区和青浦区获得政府批准的2个(上海市共5个)政府指定的分拣中心的建设经营权,专业从事废旧物资经营;集团是上海市指定的17家废旧金属物资处理企业之一,同时拥有生产性废旧的金属和市政公用废旧金属经营资质;集团年收购碎玻璃50多万吨,与国内大型浮法玻璃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集团被上海市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协会认定为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甲类A级资质企业,2009年又成为了上海市废旧家电回收经营的中标企业。
(2)港口物流方面:公司在上海市松江区、青浦区、闵行区、浦东新区拥有4个码头,货物年吞吐量达200万吨,同时在山东省巨野县设立了物流公司,拥有专业汽车运输队。
(3)玻璃棉生产销售:公司是江苏华尔润集团等大型浮法玻璃厂家的特许经销商,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占有70%以上的成品玻璃销售市场份额。
(4)房地产开发方面:公司在安徽省阜阳市投资了易景国际花园项目,总占地338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共投资15多亿元,是阜阳市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
燕龙基股权结构比较简单,穿透后王清华直接持有集团公司99%的股权。据媒体报道,1984年,王清华的第一份是乡信用社信贷员,1988年下海时的第一份事业是养殖甲鱼,但不幸被骗,以致倾家荡产欠了好几万块的外债。1991年,流落上海的王清华从事收废品生意,后来转向无人问津的碎玻璃。到2015年时,燕龙基回收碎玻璃的生意一年已经做到60多万吨,在上海拥有4个码头,货物年吞吐量200万吨,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占有70%市场份额,成为远近闻名的“破烂王”。
在事业上大获成功后的王清华,2010年依托于废旧玻璃产业在家乡投资建厂。2014年6月,安徽燕龙基新能源一期玻璃棉项目点火成功。该项目在投产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燕龙基最终决定在玻璃棉项目投产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停止生产。后进行转型。
2020年7月29日,中建材凯盛燕龙基年产3000万平方米的高透特种封装材料生产项目一期项目点火投产。与此同时二期项目建设也正式启动。2022年5月,燕龙基年产4500万平米光伏压延玻璃项目点火投产。核心产品为超白压延光伏玻璃,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及光热装置。2023年7月由于未批先建,被颍上县人民政府勒令停业。这一开一停,损失至少几千万。
2018年-2022年期间,在河北省邢台市、江苏省徐州市、山东省烟台市、湖北省武汉市、四川省遂宁市、山东省菏泽市等多个地方同步投资建厂,生产光伏玻璃,前期投资非常大,而且像这种新项目,真正要达到稳定的盈利状态一般要3年以上的培育期。
猫叔查了一下燕龙基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中登登记情况:
1)子公司中登情况——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苏银金租,2022年9月-2025年9月,3000万
长江联合金租,2023年9月-2027年9月,7000万
北银金租,2023年11月-2026年11月,5000万
2)子公司中登情况——燕龙基环保科技沙河有限公司
长江联合金租,2022年1月-2026年1月,1000万;
北银金租,2023年11月-2026年11月,5000万;
3)子公司中登情况——燕龙基(徐州)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长江联合金租,2022年1月-2026年1月,1000万;
4)子公司中登情况——安徽燕龙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金租,2023年5月-2031年5月,3000万
皖江金租,2023年6月-2026年9月,8000万
5)子公司中登情况——烟台兴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长江联合金租,2023年1月-2026年1月,1000万;
通过企查查可以看到,2025年2月以来存在多笔金融诉讼,除了银行诉讼外,以下租赁公司也进行了立案、起诉:
皖江金租,2025年4月25日立案;
江苏金租,2025年5月6日立案;
苏银金租,2025年4月7日立案;
最早发起金融诉讼并执行的是安徽颍上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2月20日,冻结了客户的股权。燕龙基是阜阳当地知名企业,有核心公司在颍上经济开发区,多年来颍上农商行对其大力支持,出问题后也是最快动手的。有意思的是,燕龙基还是颍上农商行的股东,持股4.6142%。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逾期原因:
1、多元化投资:除了起家的回收行业外,逐步延申做光伏绵、光伏玻璃的制造,2015年左右还投资房地产,跨行业投资,难免交学费。这种学费动则几千万对民营企业来讲打击还是比较大的。
2、激进式盲目扩张:在全国多个地方同时投资建厂,这种项目都是重资产投资,生产线非常贵,运营过程中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且下游销售账期也比较长,在此情况下,必然伴随大规模举债,包括使用了大量高成本的非标资金。
3、盈利能力弱:尽管公司号称营收20亿,但是主营的再生资源行业技术含量不高,毛利较低,猫叔了解,其投资的多个项目处于亏损状态。
4、行业下行:众所周知,这两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整个产业链的企业亏损一塌糊涂。燕龙基作为产业类中尤其是偏制造环节,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当下的环境,猫叔建议投资要谨慎,新项目投资时尽量分期投资,孵化成功一个项目再投资下一个项目,而且资金上要做好合理规划,尽量申请银行项目贷款,成本低期限长。短代长头风险是比较大的,短期和非标可以作为有效补充,但是不能完全依赖短期、高息的资金,毕竟项目前几年可能也是不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