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租赁五周年专题之一

2007年11月28日,新的《金融租赁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经过5年的努力,工银租赁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资产规模、效益水平连年上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2年9月末,工银租赁境内外总资产超过1100亿元,与2008年末的116.48亿元比较,增长了近10倍,资产质量良好;预计到2012年年底,净利润将突破11亿元,比2008年的2.08亿元增长了5倍多。目前,工银租赁拥有国内外航空公司飞机77架,船舶160艘,电力、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各类大型设备2万多台套,已成为行业翘楚。

  缘起

  银行系租赁公司

  也缺资金

  回顾五年来走过的道路,工银租赁总裁丛林认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于筹集足够的资金,确保业务开拓、创新活水不断。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设备金融,通过融资与融物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企业设备升级、技术改造中的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而租赁公司竞争力之一就在于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工银租赁成立之初,很多人对金融租赁还有很多质疑和担忧,但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的全资子公司工银租赁会缺钱。

  “我们有足够的客户,也对融资租赁作了充分的研究,而当时我们最大的困难,恰恰就是资金短缺!”丛林回忆成立之初走过的苦乐之时,如是说。根据监管要求,银行系租赁公司融资不能依赖母行。这意味着银行系租赁公司能够得到的来自股东的资金支持相对有限。

  “刚开业不久,资本金投放出去后就没钱了。而我们不可能从母行直接获得资金。说工银租赁没有钱,没有人会相信。”工银租赁金融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左兴华说。从工商银行总行来到工银租赁后,他面临着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短缺。“金融市场部当时只有三四个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不仅是金融市场部,工银租赁几乎发动了所有的员工,群策群力寻找资金。”

  丛林认为,正是这一经历,让工银租赁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抓资金的重要性。面对资金短困难,工银租赁并没有“等靠要”,而是走了一条市场化的道路。“要靠市场,靠广交天下朋友。”左兴华说,由于业务和资金的市场化,所以走上了比较健康的发展道路。“金融市场部要积极、主动寻找到期限、价格各方面合理的资金配合业务的发展。”

  壮大

  雄厚资金保证

  快速前行

  工银租赁的健康发展有目共睹,成立后的第一年,截至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116.48亿元。公司的努力也得到了股东的认可,工商银行不断加大对工银租赁的支持。2009年,工银租赁公司注册资本金由20亿元人民币增至40亿元。2012年,工银租赁完成了第二次增资计划,注册资金从50亿元人民币增至80亿元,注册资本名列租赁行业前茅。

  2012年年初,针对流动性高度紧张、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困难局面,工银租赁在继续开拓融资渠道,多方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加大同业拆借工具的运用,稳定拆借余额,融资期限覆盖隔夜、1周到3个月各个期限;面对利率下行趋势,改变过去以一年期为主的融资模式,有效压缩了融资期限,规避了利率风险,降低了融资成本。

  在成功增资至80亿元后,工银租赁并没有放松多渠道拓宽本外币资金来源的努力,及时争取扩大了合作银行授信规模。通过向各家银行推介,40余家银行对其授信达1900亿元;统一规划出口信贷机构,推进了美元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增强了公司外汇融资能力;加强对境外发债募集资金的统筹管理与使用,提高了项目收益水平。另外,公司积极推动拓宽融资渠道政策的突破,研究通过人行货币互存等方式开展租赁项目,推动优化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的条件;以飞机、船舶租赁资产为标的,尝试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可以说,资金成本的优势也是工银租赁强大竞争力的充分保障。

  创新

  未雨绸缪

  谋划广阔发展天地

  现在,工银租赁已经拥有了非常充沛的资金,而且实际融资余额不到银行授信的一半。但是,工银租赁仍然在积极、主动思考前瞻性问题,尝试新的融资渠道,并确定了由“债务融资型”向“资产投资型”转变、由“资本消耗型”向“资本节约型”转变的发展思路。

  丛林认为,目前金融租赁公司业务结构偏重于“债务融资型”,对资产的投资和管理较弱。银行系租赁公司在不熟悉租赁业务的发展初期,利用源于母行的筹资能力优势,利用融资租赁和售后回租迅速打开市场,是切合实际的、合理的。经过五年的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对租赁业务的认识日益提高,对租赁资产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在专业技能和人才储备上已有较大提高,具有一定资产投资管理的能力,必须逐渐向“资产投资型”租赁公司过渡。

  为此工银租赁将加大经营租赁比重,争取到2017年实现经营租赁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40%,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机队、船队和通用设备队伍;做大资产交易规模。逐年增加跨市场、跨机构、跨业务的资产交易活动,建成全球多个租赁业务平台,形成多平台的资产交易模式;研发投资性租赁产品。将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信托投资计划等投资品种引入租赁业务中,构造符合资本市场需求的投资性租赁产品。参与产业资本市场,积极推进设立飞机、船舶和大型设备的产业投资基金,进行专业化的设备投资,利用专业知识优势,实现高回报投资。

  目前工银租赁业务处于成长期,资产规模对公司巩固和发挥行业领导的地位意义较大。在现有政策和环境下,资产规模扩张将同步消耗资本金。现阶段要探索“资本节约型”业务发展模式。

  实现“资本节约型”发展,一方面是在资本占用不变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收益水平;另一方面是在收益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资本占用。从这两点出发,将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大客户结构调整力度。降低对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的业务依赖程度,新增租赁业务向中型客户拓展,积极开发大中型民营客户,提高对客户的议价能力。二是逐步调整行业投向。在保持航空、航运、电力、基础设施等成熟的市场份额的同时,逐步向新兴战略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创新科技企业倾斜,分享这些行业高成长带来的高收益。三是加大资产出售力度。如果继续持有大量资产不变,无论是融资租赁还是经营租赁,都难以解决“资本消耗”问题。通过将低收益、租期长的租赁资产卖断式保理、租赁资产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盘活,释放出资本占用和资产规模。四是做大境外业务。境外租赁业务的资本投入少,ROE普遍高于境内业务。要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做大境外业务,预计到2017年实现境外租赁业务600亿元。

  近年来,针对影响公司盈利水平的融资难、成本高问题,工银租赁采取多种有力手段,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控制融资成本,满足业务需求,为公司盈利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2012年9月末,工银租赁境内外总资产超过1100亿元,与2008年末比较,增长了近10倍,资产质量良好;预计到2012年年底,净利润将突破11亿元。目前,工银租赁拥有国内外航空公司飞机77架,船舶160艘,电力、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各类大型设备2万多台套,已成为行业翘楚。

2012年,工银租赁完成了第二次增资计划,注册资金从50亿元人民币增至80亿元,注册资本名列租赁行业前茅。

  2010年12月13日,工银租赁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订全面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1年10月工银租赁安排7.5亿境外美元债券发行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