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天津市融资租赁协会获悉,根据刚刚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746家,比上年底的560家增加186家;行业注册资金达到2280亿元,比上年底的1850亿增加430亿元,增幅为23.2%;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为19000亿元,和年初的15500亿元相比,增加约3500亿元,定比增长22.6%。

  新区业务规模全国领先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总部在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达到185家(包括5家金融租赁企业),约占全国的24.8%,其中绝大部分公司注册在滨海新区;注册资金总计约8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35%;全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4600亿元,约占全国的24.2%,在国内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据中国租赁联盟召集人、经济学家杨海田介绍,目前本市融资租赁业抢占了发展先机,打下牢固的基础,已经形成国内租赁聚集区、最大的融资租赁信息交流基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各路资本纷纷进军本市融资租赁业,落户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继工银租赁、民生租赁、兴业租赁后,今年三季度,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邦银金融租赁,2家金融租赁公司也落户新区,注册资本较高,这也直接拉动了本市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增加。

  力促世界租赁聚集区建设

  “天津融资租赁业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可以从飞机、装备制造、奢侈品消费等领域入手,抓住机遇,建设中国和世界的融资租赁聚集区。”杨海田表示。如目前我国正在成为世界航空大国,而航空公司的飞机引进,都是通过融资租赁的途径实现。目前在本市,特别是东疆保税港区有着飞机租赁良好的发展基础,为航空租赁业深入发展提供了机会。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械装备的第一制造大国和销售大国,这些机械装备大约60%以上是通过租赁方式实现的。目前,本市有比较好的政策支持,同时有完备的港口服务,已吸引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集团等十几家企业在滨海新区设立分厂,注册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厂商租赁。国外如小松集团等著名机械制造企业也想以天津作为出口桥头堡进驻国内市场,这也将进一步推动融资租赁业接轨国际。

  此外,一些高档消费人群所需的私人飞机(公务机)、邮轮、房车、高档汽车等,在国外许多也都是通过租赁来实现的。杨海田认为,目前国内针对这一领域的融资租赁还较少,在这方面,天津已经摸索了比较好的经验,融资租赁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