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2013年第一季度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1--3月,全国融资租赁继续呈现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

一、企业发展。1月13日,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文,再批准19家内资租赁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试点,(同时取消了1家企业的试点资格),使内资租赁企业达到98家,新增18家;外资租赁企业继续快速增加,截至3月底,总数约达到510家,新增约50家;金融租赁企业没有增加,仍为20家。依此统计,截至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628家,比上年底的560家增加68家,企业总数增长12.1%。

二、业务增长。到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16500亿元人民币,比年初15500亿元增加约1000亿元,增长幅度为6.5%。其中,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约7000亿元,增长6.1%;内资租赁合同余额约5700亿元,增长5.6%;外商租赁合同余额约3800亿元,增长8.6%。

三、行业实力。2月20日,兴业金融租赁完成了15亿元的增资计划,使注册资金达到50亿人民币。期间,东联租赁等一些外资和内资租赁企业也在不同程度地增资,加上新组建的内外资租赁企业,行业注册资金约达到1970亿人民币,比上年底的1850亿增长120亿,增幅为4.8%。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对融资租赁业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大幅提升。在3月份的“两会”期间,融资租赁成了经济领域一个热点话题,马蔚华、蔡鄂生等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出了议案。年初,商务部即制定了融资租赁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在业内征求意见。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已进行多次专家论证,并在社会上公开征求意见。新疆、江西等一些中西部省区和城市就促进本地发展融资租赁问题进行调研和制定措施。

融资租赁业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是今年融资租赁业的一大利好。

2013年第一季度,整个行业除继续面临风险防范、法规建设、人才紧缺等问题外,一些新的热点问题凸显出来:

第一、企业税负问题。截至2012年12月1日,上海、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深圳、天津、浙江、湖北等10个省市先后进入“营改增”试点行列。随着税制改革范围的扩大,不同地区出台了不同的政策解释,实际税负的计算、即征即退的时间、租赁物发票的开具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加上有些地区对融资租赁业的行业定位尚不明确,测算的企业实际税负普遍有所增加,使得一些租赁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业务拓展。
    第二、不动产的租赁问题。由于融资租赁营改增的税改政策是按照“有形动产融资租赁”的政策设计的,不动产融资租赁业务能否继续得到税收等政策保障,有关管理部门尚无结论。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中,对不动产融资租赁业务也提出不同的认识,而且,业内一些专家对不动产融资租赁业务也提出了否定的看法。这样,不动产融资租赁业务还能不能做,成了业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第三、融资租赁立法问题。中国要不要有一部统一的行业法规,成了行业又一个热点问题。早在2003年《中国融资租赁法》就列入了第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 2007年8月全国人大财经委以文件的形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了《关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安排审议融资租赁法(草案)的报告》,但未被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审议日程。业内将行业立法工作寄托到了新组建的全国人大,有关部门也为此进行了准备,但业内的一些专家则认为,中国已经有了《物权法》、《合同法》,再制定《融资租赁法》亦没有必要,使得行业立法工作再度受阻。

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概况 (仅供参考)

20133月底企业数(家)

2012年底企业数(

20133月比上年增加(

企业数量增长(%

企业数量所占比重(%

金融租赁

20

20

0

0

3.2

内资租赁

98

80

18

122.5

15.6

外资租赁

510

460

50

10.9

81.2

总计

628

560

68

12.1

100.0